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时间转换
    莫尼卡气得脸都红了:“劳伊德先生一只胳膊搂住她,是我亲眼看见的。真遗憾当时跟你说了这件事。相信我的话的只有罗丝一人。”

    罗丝,斯坦里当时相信她的话是真的,但那是因为她无动于衷。在布罗迪谜中,对布罗迪小姐的风流韵事最不关心的就是她了。她对任何人的风流韵事都漠不关心。她一向如此。后来当她自己以性感而出名时,她的魅力事实上正是在于她对性毫无好奇心理,她从不去想这些事。正如布罗迪小姐所说的,她有这方面的本能。

    莫尼卡·杜格拉斯说:“相信我的话的只有罗丝一人。”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莫尼卡到女修道院看望散迪时说:“有一天在美术室我确实看见台迪·劳伊德吻布罗迪小姐了。”

    散迪说:“我知道你看见了。”

    早在战后某一天布罗迪小姐告诉她之前,她就知道了,当时她们坐在辫子山旅馆里,边吃三明治边喝茶。布罗迪小姐裹着一件存放多年的深色麝鼠皮大衣,浑身打着哆嗦;她让人出卖过,提前离了职,靠配给维持生活,在家里还享受不起这些东西。她说:“我可是人老珠黄了。”

    散迪说:“当年可是好模样啊。”

    缪里尔·斯巴克《吉因·布罗迪小姐的鼎盛时期》(一九六一)

    无论是古代的吟游诗人,还是哄孩子入睡的父母,他们惯用的最简单的讲故事的方法就是从头开始,讲到最后,不然听众就会打瞌睡。但即使是在古代,讲故事者就曾发现打破正常的时间顺序会产生妙趣横生的效果。古典史诗就是从故事的中途(medis ces)讲起的。例如,《奥德赛》的叙述者从主人公自特洛伊战争后返回途中遭遇重重危险开始,中间插上倒叙,描述他此前的种种历险过程,然后接着往下讲,一直讲到结尾,主人公到达伊撒卡。

    通过时间转换,叙述者可以不按事件发生的实际顺序讲述人生故事,而是留下一些空白,让我们自己领悟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讽刺意义。某一事件按故事发展的正常顺序则发生得较晚,但文内读者已经经历过了。如果转换时序,让叙述视点在时间上回溯一段时间,则很可能改变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解释。这在电影界是一种为人熟知的技巧,即“闪回”(倒叙)。电影在制造“闪前”(前叙)效果方面难度更大。所谓前叙即提前叙述未来事件,古典修辞学家称之为“prolepsis(预叙)。这是因为这样做就等于暗示存在着一个叙述者,他明了整个故事内容;而电影一般没有叙述者。令人惊讶的是在这方面电影《吉因·布罗迪小姐的鼎盛时期》与在此基础上创作的小说相比要简单、传统得多。电影故事的叙述方式是自然顺序的平铺直叙;小说则倒叙预叙前后跳跃,以娴熟转换时间而著称。

    故事讲的是两次大战中间爱丁堡一所女子寄宿学校一位女教师和一群女学生的事。女教师吉因·布罗迪小姐性情古怪,但魅力超人,颇受学生崇拜。学生中有擅长数学的莫尼卡,以性感著名的罗丝,还有一个叫散迪·斯准基尔,以其发元音的独特方式而著名,她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即“眼睛奇小,让人几乎看不见。”但就是这双眼睛什么也不会漏掉,因而散迪便是小说中的主要视点人物。小说开始时女孩们是高年级学生,接下去很快倒回去描述低年级时的情景,此时布罗迪对她们的影响正值颠峰;中间不时地又往前跳跃,简略叙述她们作为成年妇女时的一些情况,此时的她们依然没有忘记那位出类拔萃的老师;为往事所困扰。

    在低年级时,她们热衷于探究布罗迪小姐的性生活,特别是她与美术老师劳伊德先生是否有风流韵事。劳伊德先生英俊潇洒,只是在大战中“损失了一只袖子里的内容。”莫尼卡声称她看见他们在美术室拥抱在一起,可只有罗丝一人相信她的话,为此她愤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小说的艺术简介 >小说的艺术目录 > 时间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