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话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魏文帝的风流作派
复命……我一页页展读曹丕的回文:“德尚未堪偏王,何言帝者也!宜止息此议,无重吾不德,使逝之后,不愧后之君子。”

    “故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吾之斯志,岂可夺哉?”

    “吾殊不敢当之,外亦何预事也!”

    “求仁得仁,仁岂在远?……义有蹈东海而逝,不奉汉朝之诏也。”

    “则诸卿游于形骸之内,而孤求为形骸之外,其不相知,未足多怪。亟为上章还玺绶,勿复纷纷也。”

    “何遽相愧相迫之如是也?!”……像是能看到曹丕把弹棋用的棋子一丢——弹棋是他最喜欢的娱乐,据说曹丕的技艺高超到能用头巾角弹射石棋子,不耐烦地抓头道:“又来了、又来了!是一心一意要我在黄泉路上愧对后人吗?做什么赶我上架?都说了我不当、不当!为什么强行干预,要我改变志向?我宁可跑到天涯海角去躲起来,也不要接受这该死的禅位诏……那些家伙全是被外在的名利、权位拘禁住的人,我却愿放浪于形骸之外,逍遥自适……别吵、别吵了……烦死!何必无常催命般地催、催、催……?烦死了。”

    恼怒的不光是曹丕。拉锯战的另一头:劝他称帝的臣子们,也因为魏王的不合作烦不胜烦。他们半威胁、半劝告、说得口干舌燥才说服刘协退位,直接受益者曹丕却怪他们多管闲事;他们为禅让大典忙得不亦乐乎、寝食难安时,曹丕悠哉游哉甩手而去,发布旨令:“我在外面打猎呢!我不会接受皇位。别的事等我回来再说。天气冷,让修坛的劳力回去吧。你们不累,我还累哩。”……这真是……我苦笑了:“忽然想到一句粗鄙俚俗之语。”

    “我也想到了。”赵直大笑,“皇帝不急……”

    “急死宦官!哈哈哈!”

    这出活剧终于在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落幕了。曹丕同意于是日受皇帝玺绶,这一次,他的诏令简单到只一个字:“可。”

    可以松一口气了。

    于是万众欢腾。

    读到这个“可”字时,我也松了口气,此时灯油差不多燃尽。我一面添油,一面道:“若说曹丕无意称帝,于情于理,都使人难以相信;可若说他孜孜帝位,不惜花大力气、大成本、大费周章地演出这一整套戏,也同样不可置信。赵直,”我揉揉酸疼的眼,“你怎么看?”

    “戏。”他稳稳吐出这个字。

    “什么?还是在做戏?”

    “不。”魇师微微一笑,“是‘游戏’之‘戏’。”

    他进一步解释:“你说得对。即便子桓,也要面对人生诸多无奈之事。他又不甘被外力像拨弄稚子般推来搡去,那该怎么办?孔明选择了承担、改变,子桓的选择则是:外物皆着我色彩。他把个体无限扩充直至充溢着整个世界,换句话说,使他目见、身处的世界时时处处都生出他乐于享用的趣味。哪怕世界本身冷酷、空旷、虚伪、势利,哪怕它与他相性不合,他也有本事在这个时空里找出乐子来。称帝这种事,在别人看来是怎样森严、重大、了不得;然而子桓,视之犹在两可之间:做也罢、不做也罢;更进一步说,作为政客的子桓对此垂涎欲滴,作为文人的子桓却对此不屑一顾;只是,无论做与不做,他都要求以他乐衷的形式来完成这件事,就像以他的趣味完成一个游戏。游戏的前提是,他必须尊重、遵守社会上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最初子桓对此十分反感,有时也会故意做点离经叛道的事:譬如曹操死的当年他就大肆宴乐、四方巡游,这令众多卫道士不齿;后来子桓说服自己把‘社会规则’视为游戏里的阻力,视为他必须直面、妥协、顺应或者克服的力,有点阻力的游戏更富于挑战性,不是吗?就这样,他接受并进一步享受着它们,最终成为一个摆脱龙袍枷锁、走出权位迷宫、能投入感受人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时代人生之三国启示录简介 >时代人生之三国启示录目录 > 第四话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魏文帝的风流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