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无中生有写大明
,嘉靖27年不上朝,但有一件事他乐此不疲,就是每天躲在宫里算帐。可以说当时真正的户部尚书,就是嘉靖本人。

    记者:说到嘉靖,我记得在书前面描写各种权力斗争的铺陈之后,第十三章第13幕“玉熙宫大殿”里,皇帝、内阁(裕王集团与严嵩集团)、宦官集团的三大权力交锋尤为出彩,其中嘉靖作为一代雄猜之主的驭人之术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历史上的嘉靖果真有此手腕?您怎么看待嘉靖这个人?

    刘和平:到嘉靖这个时期,是每个人都难以找到自己人生位置的时期,因为天下第一人就找不到自己的人生位置。嘉靖的人生正确位置应该是“圣主贤君”,但这样一来,他就要成为国家的奴隶。雍正是心甘情愿作最大的奴隶,但嘉靖不同,他有着从老庄那里学来的智慧,他不想这样生活。他认为既然上天选择他当皇帝,他就当皇帝,但个人生活要自己来掌控。他在做皇帝和做人之间找到一个最好的生存点――“无为而无不为”。于是才出现大明王朝唯一在任二十年的首辅严嵩。嘉靖是经历过“大议礼之争”的皇帝,深深知道一旦手里有权,就要面对天下责任,掌握利益分配,这个权力背后其实是骂名,也就是意味着每天的日子都过不好。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政治体制,真要勤政24小时不睡觉也做不完,还是要懂得“甩手大掌柜”的道理。他的不上朝只是形式,他知道“不可名言”的含意,于是就用这种方式治理国家,比如拿一件东西给朝臣,让他们去揣摩圣意,作为皇帝,他从中也得到乐趣。权力最终是带来乐趣。

    他最后不杀海瑞,就这一点历史就对他刮目相看,崇祯勤政17年,最后的结果是杀了袁崇焕。

    记者:海瑞在书中是否太完美了些?黄仁宇认为海瑞的失败在试图用道德解决制度问题,因为明代官僚俸禄极低,几乎到无人不贪的地步,海瑞死后才留下20两银子,要求众多官僚达到如此道德境界几乎不可能。

    刘和平:海瑞是中国封建腐败官场的恐怖分子,他采取的都是自杀性袭击行为。他是大明王朝的“金刚化身”,张居正所说的“国之利器”,是难能可贵的人。

    海瑞是向整个腐败的大明王朝宣战,但最后他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堂吉珂德,他并没有敌人,谁都不是他的敌人,他只是在和风车作战。海瑞性格的形成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当时理学盛行,有很多洁身自好的人,用精神层面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人生,在海瑞的家乡,就产生了像写《大学衍义补》的丘竣这样的人物。但这个大背景还不足以造成海瑞。他本身有回族血统,其祖上叫海达尔,据说是元朝时候从中东过来的。他虽不是纯粹的汉人出身,祖上几代传下来也已接受了汉族的文化,但血液中的宗教因子还是有的。另外海瑞出生、成长于海南岛,那里当时可称之为穷乡僻壤,物质生活水平非常之低下,再加上他4岁丧父,从小由寡母带大,必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恋父情结。其母教他“尔虽无父,既食君禄,君即尔父”,他把嘉靖当做了父亲。最后三法司就是以“儿子辱骂父亲大不敬”的名义定海瑞的罪。

    记者:而嘉靖这个猜忌的皇帝对这个罪名也认可。

    刘和平:嘉靖也默认了。三法司的意思其实就是“这是您的儿子,杀与不杀您做父亲的来决定”。后来嘉靖也没杀海瑞。

    嘉靖和海瑞,一个是最高权力境界的孤独者,一个是最高道德境界的孤独者,他们互相懂得。而在我的心目中,对这两个孤独者都有着非常强烈的感情共鸣。他们都生活在困境之中,嘉靖不愿做最大的奴隶,却把自己变成了最大的囚徒,27年不上朝,足不出丹房,自己软禁了自己;海瑞在自己的精神中建盖了一座牢房,为原则可以牺牲一切,对自己制定的原则绝对不放弃。两个人都在坐牢,两个人都是精神的囚徒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王朝1566简介 >大明王朝1566目录 > 无中生有写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