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气势磅礴的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5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支援兄弟国家反抗侵略、保卫自己国家安全、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而进行的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它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的光辉篇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性战争。战争虽然只在朝鲜半岛进行,但参战国较多。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另一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交战双方投入了大量兵力,作战规模越来越大。双方兵力最多时共达300万人,其中,美军54万人,其他国家侵朝军队2万人,南朝鲜军64万人;中国人民志愿军135万人,朝鲜人民军45万人。这场战争又是交战双方军事技术装备优劣悬殊的现代化战争。美军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现代武器,作战飞机最多时达2400余架,舰艇300余艘,掌握着制空权和制海权;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有大量火炮和坦克,火力强。机动快,后勤补给顺畅。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参战初期,既无空军,又无海军,后来虽有数百架飞机参战,也只能掩护主要运输线,难以直接支援步兵作战;陆军装备也相当落后,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装甲兵作战,火力、机动力、补给力均远不如敌军。然而,美军进行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战争,失道寡助,士气低落,内部矛盾重重,兵力不足,难以持久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士气高昂,内部团结,兵力雄厚,加上指挥的卓越,利于持久作战。这些基本特点,决定了战争的复杂性、残酷性、长期性以及中朝人民赢得最后胜利的必然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依恃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积极推行称霸世界的侵略扩张战略。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在1945年12月19日的国情咨文公开宣称,美国“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特别会议上提出了一个系统的纲领,宣称要把美国的利益扩展到整个世界,美国不能在对“自由世界”的“领导方面举棋不定”,“必须采取果断的行动”,向某些国家的反动政权提供“财政援助和物资援助”,并“派遣美国文职和军事人员”,帮助镇压某些国家人民的“混乱和无秩序状态”,挽救“自由制度的崩溃”,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这个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在中国,美国支持国民党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失败后仍不甘心,继续坚持敌视中国人民的政策,要颠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鲜,美国图谋建立由它控制的全朝鲜政权,这一图谋未能得逞后,又制造朝鲜民族的分裂,帮助南朝鲜组织和训练军队以实行武力统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违反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不得干涉任何国家内部事务的原则,立即对朝鲜实行武装干涉。26日,杜鲁门命令美国驻远东的海、空军支援南朝鲜军作战。2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非法决议,要求联合国各会员国“援助”南朝鲜。同日,杜鲁门发表声明,悍然宣布他已命令美国驻远东海、空军对南朝鲜军提供“掩护和支持”,并宣布他已命令美国第7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他不顾台湾的地位早已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同盟国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日本投降后的现状所肯定的事实,在声明中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说什么“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本的和平解决或联合国的审议”,企图霸占台湾。30日,杜鲁门下令将美国驻日本的地面部队投入侵朝战争。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又通过非法决议,给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朝军队披上“联合国军”的外衣,并任命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