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情势
天已微明,鸡鸣已起,而熊廷弼尚未就寝,犹自埋首灯下,草拟一份攻击王化贞的诏书。
前一天生了一整天的气,他情绪激动得几达无法克制的地步,若非王化贞不在眼前,他已经拔剑刺了过去,取下了王化贞的项上人头。
没奈何下,他只能以谩骂泄愤,倒掉不少火气之后,他才能提笔拟疏,而嘴上犹在自言自语着:“王化贞实在可恶——可恶!”
自冲突发生以后,王化贞几乎每一件事都蓄意与他作对,弄得他于气愤之际,上疏朝廷请求申谕王化贞,不得藉口节制,坐失事机;没想到,王化贞接到圣谕后,谨是表面上敷衍的口称“遵旨”,暗地里却变本加厉的对付他。
久历官场的王化贞懂得“釜底抽薪”的斗争术——明知道自己在辽东的军事问题上绝斗不过熊廷弼,便转向朝廷寻求奥援,用朝里大臣的力量来对付熊廷弼,以使熊廷弼为朝廷贬斥,第二度退离辽东。
这个斗争术实行起来,于他而言易如反掌。
他早已在朝中结交了不少权要,兵部尚书张鹤鸣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而且,预定在十月中到达京师、接任内阁首辅的东林大老叶向高,乃是他的座师,而熊廷弼与东林向有夙怨,他当然有把握说动叶向高,偏袒他而排挤熊廷弼!
八月里,熊廷弼上疏朝廷,陈言三方布置须联络朝鲜,应派使臣前往,他并推荐自幼生长海滨,熟悉朝鲜事务的监军副使梁之垣担任出使朝鲜的任务;疏上,天启皇帝立刻批可,并且按照行人奉使的惯例,赐给梁之垣一品服。
梁之垣受命后,才刚与有关的部门商议兵饷等事,准备起行,不料就在这时,王化贞根本不经熊廷弼同意就派都司毛文龙去袭取了原已被后金占领的镇江,然后将战绩扩大了好几倍的向朝廷告捷。
捷报到京,当然举朝大喜,欢声雷动,每一个人的精神为之振奋不已;这是多年来辽东第一次传来的捷报啊,以往步步败退的耻辱也似乎被洗刷一空了;而在欢欣鼓舞的气氛的推动下,于军事是门外汉的官员们竟然拟旨,命登莱、天津发水师二万接应毛文龙,命王化贞督广宁兵四万进据河上,合蒙古军乘机进取,而由熊廷弼居中节制。
文书送到辽东,懂得军事的人一起傻眼,各镇更不敢发兵;偏偏,王化贞还接二连三的上疏,说自己已取得蒙古西部的炒花等人的承诺,愿意出兵来助,机不可失;张鹤鸣采信了他的话,力主马上进军;甚而立刻发下命令,由熊廷弼进驻广宁,蓟辽总督王象乾移镇山海关来配合王化贞的计划。
王化贞也就越发的大言不惭的继续上疏,陈言立即出兵的必要,以致兵部竟接二连三的催进;而适时,后金因为镇江被夺,索性出兵,在镇江附近的卫屯劫掠,造成了不少百姓的损失;王化贞逮到了藉口和时机,在朝廷中掀起更大的用兵声浪来,并且率领人马渡河,准备与后金开战。
熊廷弼无奈,只得率兵出关,暂驻于右屯,同时一面上疏朝廷,陈言辽东的整体情势与王化贞用兵的错误。
他认为,毛文龙的袭取镇江,时候不对——三方的兵力未集,各路的配合与援应都还没有准备好,而毛文龙提早出兵,不但破坏了三路并进的计划,也招致后金的报复,使辽民被屠。
王化贞的“奇功”,于他看来乃是“奇祸”!
但,书到朝廷,所引起的反应却于他大不利——官员们既因镇江之役是多年来唯一的捷报,且又多与王化贞交好,当然认同王化贞的“奇功”,于是矛头一致的攻击他。
他被弄得气愤填膺,索性连上几疏,仔细的向天启皇帝陈言王化贞的错误,并且连带指出张鹤鸣的错误;甚至说:“臣既任经略,四方援军宜听臣调遣;乃鹤鸣迳自发戍,不令臣知。七月中,臣咨部问调军之数,经今两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