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日深夜撤出东吁,在新编第22师接应下,转移至那达谢(叶达西)阵地。留在市区作战的仅为一部掩护部队。在师主力转移后,亦主动安全地撤离东吁。东吁保卫战是缅甸作战中,中、英军队进行阵地防御战斗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次战斗,也是阵地防御战斗实施敌前撤退的一次成功的战例。进攻东吁的日军第55师团在其阵中日记中说:“当面的敌人是重庆军第200师。其战斗意志始终旺盛,尤其是担任撤退掩护任务的部队,直至最后,仍固守阵地拼死抵抗。虽说是敌人,也确实十分英勇,军司令官饭田中将及其部下对其勇敢均表称赞。”
4月1日,日军第15军令所属各部队“击溃当面之敌后,首先前出乐可、央米丁、仁安羌一线”。4月2日,将军指挥所推进至东吁。3日,制订了《曼德勒会战计划》。其方针是:“军以有力兵团切断腊戍方面敌之退路,以主力沿东吁至曼德勒大道和伊洛瓦底江地区北进,重点保持在右翼。由两翼包围敌之主力,并将其压向曼德勒以西的伊洛瓦底江予以歼灭。尔后,进出至腊戊、八莫、杰沙一线捕歼残敌,同时乘势以有力之一部向怒江(萨尔温江)一线追击。”
中国远征军第5军新22师,于3月28、29日在东吁西北约16公里之捕仓,以猛烈的攻击阻止住向东吁北方迂回的日军第143联队、掩护第200师安全撤退后,4月1日转移至那达谢东西之线。此后,即采取运动防御,逐次转换阵地,节节抗击敌人,以迟滞其行动,利用空间,争取时间,以掩护主力行动。在日军第55师团进攻下,4月7日转移至斯瓦河北岸、10日转移至谬拉,14日转移至达瓦提,15日再转移至彬马那与基当甘。此后,日军第18师团增援到达,与第55师团共同向北攻击前进。19日,新22师及第96师一部,放弃彬马那。20、21和22日,第96师在耶真以北的642高地和基当甘,与日军第18师团激战3日2夜,沉重打击敌人后、转移至央米丁地区。
日军第33师团沿伊洛瓦底江东岸北进。4月2日占领卑谬。英军在日军进攻前,于15日放弃仁安羌向北撤退。日军作问部队(步兵第214联队附山炮1个中队)发觉后,迅速突进仁安羌,并切断安仁羌以北的两处公路。退至仁安羌以北的英缅第1师和装甲第7旅,以及退至宾河以南的英第17师,均被日军堵住退路,困于当地。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要求史迪威派军解围。史迪威令刚刚到达皎勃东之新38师往解英军之围。师长孙立人令副师长齐学启率第133团乘汽车直趋稍埠以南,宾河北岸,堵击日军,自率主力渡宾河插入仁安羌北侧围攻日军。16日夜出发,经2日激战,18日克仁安羌,给日军第214联队以歼灭性打击,战场遗尸1200余具,为7000多英缅军解了围,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并把被日军俘获的英军100余辆辎重汽车和1000多头骡马,交还英军。同时,使困于宾河南岸之英第17师脱险。安羌胜利的捷报迅速传遍世界各地,中国远怔军的英勇得到反法斯阵营各界人士的赞扬。英军脱险后,即分由蒙育瓦和甘高退向印度,第38师撤至敏建。
日军第56师团先遣支队(搜索联队)于4月1日由东吁东进。5日占茂奇后即转锋北上,未遇第6军的有力抗击,于11日占吐昌,20日占朗科(乐可、罗衣考),22日占和榜、东枝,23日遭到第200师的攻击。24日,第200师一度攻人东枝,但日军增援后又被击退。25日,日军袭占旁克吐,直逼腊戍,形势急转直下,日趋严峻。当比蒋介石电告史迪威、罗卓英等,令远征军向中国边境转移,参谋团率战车、炮兵、辎重部队于26日经腊戍撤至云南。第6军各部队亦渡过萨尔温江回到云南。日军于28日攻占昔卜(西保、细胞),29日占领腊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