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回 勘地建仓草洲奇缘 暗恋彩珠远走私奔
有出洋的本钱。当时有人卖猪仔到吕宋做苦工,潘启的志向不是养家糊口,当然不会做猪仔。他说服一个在漳州开小茶庄的世伯贩茶下吕宋,世伯当然不信任一个嘴上没毛的贫家少年,但潘启对吕宋的了解和不俗的谈吐,终于打动世伯。世伯派一名叫海仔的伙计跟潘启贩茶出洋,一箱红茶在漳州的起岸价是二十两银子,在马尼拉的外国洋行,能卖到四十二两,扣除关税船费,每箱能净赚五两银子。二十箱红茶净赚一百两银子,潘启得三成,就是三十两。对草根小民来说,这无疑是一笔诱人的财富。

    从理论上讲,贩茶出洋包赢不亏;实际操作中,有不少人不仅血本无归,还把老命也搭上——远洋航行的风险,官府打击的风险。在归程途中,他们搭乘的绿眉船遭遇风暴,潘启和海仔抱着一块船板在海上漂了三天三夜,海仔最后死在厦门外港的海滩上。潘启传信到漳州,世伯赶到时,潘启还守着海仔发臭的尸首,而海仔卖茶带回的银子一两都没少。世伯信潘启老实,提出收他做伙计。潘启谢绝世伯的好意,凭借世伯对自己的信任,在世伯的茶庄赊茶贩卖。海仔的死使潘启充分意识到出洋的风险,他不想把身家性命押在变幻无常的航海上,他是长子,父亲多病,弟弟还小,他如果发生意外,潘家很可能永无翻身之日。

    潘振承贩茶跑遍大半个大清国,来过多次广州,但无缘认识高高在上的行首陈焘洋以及其他几位实力雄厚的行商。二十七岁那年,潘振承二下吕宋,在马尼拉唐人街开办唐山茶行。

    由于外国洋行收茶,均以箱为计量单位,而来到大吕宋的许多粤闽船工和劳工,财力单薄,只能携带少量的散茶。潘振承的唐人茶行专做这种人的生意,聚少成多,将收到的散茶归类装箱,然后倒卖给外国洋行。这种风险极微的赢钱生意,第二年便有人效仿,最多时马尼拉开了八家。潘振承不想顶烂市,正在彷徨之际,在广州的二弟振联来信,说他的私盐生意大有起色。潘振承结束吕宋的茶生意,将四根金条与二千枚鹰元装进果脯箱。潘振承听说近来海路匪盗猖獗,专门打劫搭乘唐船的货商。洋船火力强大,行驶安全,碰巧瑞典哥德堡号卸货后将驶往广州。潘振承在码头找到船长尼古拉,用西班牙语同他攀谈,希望能搭乘哥德堡号去广州。尼古拉满足了潘振承的愿望,还同潘振承交上朋友。潘振承为尼古拉取汉名大瑞。

    在虎门,潘振承被官兵抓获,吊在水师行辕的旗杆上晒烤咸鱼。如果不是陈焘洋出手相救,早就成了鬼魂。潘振承为报垂救大恩,进陈府做护轿跟班。地球仪案和黄埔夷乱,陈焘洋陷入绝境,潘振承凭借过人的胆识两次化险为夷。

    黄埔之乱化解后,兄弟俩有一次深谈。地点在振联新买的宅子——西关琼花庙东一幢三进的青砖大屋。大屋旁边是植满奇花异草的园子,靠着小溪有一个方形的亭子,坐在亭中,一边饮茶,还可以一边垂钓。话题从青砖大屋说起,振联说他初来广州寄人篱下,一家三口挤在一间一丈见方的斗室,夫妻想做房事都得等儿子睡实。当时做梦都不敢奢望有一幢属于自己的西关大屋,然而梦想成真又来得这么快,三宗私盐生意只需做成一宗,足够买下一幢西关大屋。

    “大哥,我们一道做,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三年之内,二弟包你发达。”

    “不,私盐生意为官府所禁,盈利虽大,可风险也大,我不想再拿身家性命去冒风险,想做稳妥点的营生。”

    “不会还想做陈焘官的跟班吧?”振联问道,“你报他的恩早够本了,是他倒欠你的恩情。”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焘官对我的恩情,我一辈子难报。”按陈氏广义行的规矩,新进的伙计要做满三年方可提拔,事实上,他现在的位置就是少东主陈寿山腾出的总办。

    “宁做麻雀头,不做凤凰尾,你做得再出色,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清商埠简介 >大清商埠目录 > 第八回 勘地建仓草洲奇缘 暗恋彩珠远走私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