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1958年:赶英超美
向中央报送《产钢计划》,提出明年的钢产量可以超过3000万吨,1962年可能争取八九千万吨。同日,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的讲话中称,我们3年基本超过英国,10年超过美国,有充分把握。现场响起猛烈而持久的掌声和欢呼声。

    仅仅又了一天,赶超时间再次缩短。6月22日,毛泽东在一份汇报提纲上批示,“赶超英国,不是15年,也不是7年,只需要2年到3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1959年达到2500万吨,我们就在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他修改了汇报提纲的标题,正题改成《两年超过英国》,副题是《国家经委党组向政治局的报告》。

    在决策层,也有人对这样的目标心怀存疑。薛暮桥回忆,有一次,他与经委副主任宋劭文一起去见陈云,希望他找毛泽东谈谈他对“大跃进”的一些看法,陈说,“现在不是毛主席一个人热,全国许多领导都热,不吃一点苦头,这些话是听不进去的。”

    7月31日,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来华访问。毛泽东告诉他,中国今年要生产钢1070万吨,明年是2500到3000万吨。赫氏搞过技术,对大工业建设有经验,中国的工业基础还是苏联帮着搞起来的,有多大家底,自然瞒不过他。听说钢产量一年要翻番,当然不太相信,他用外交辞令回答说,“中国同志提出来的计划,我们相信大概可以完成。”说完这句话,再无下文,怎么完成,有什么条件,具体情况怎样,他也不再问及。

    随同他来访的还有苏联援华专家团的总顾问阿尔希波夫,在一次宴会期间,陈云在私下交谈中问这位老朋友,“你看我们明年的钢产量计划,完成得了完成不了?”阿氏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笑着说,“很大的计划,伟大的计划,能完成百分之八十、九十,也是很好的。”当宴会结束,阿氏与薄一波走在一起,给出了明确的意见,“你们的计划太高了,恐怕实现不了。”薄一波说,我们有群众路线,把土法炼铁炼钢加上去,计划一定能实现。阿氏苦笑着说,“土法炼钢再多也没有用的”。

    赫鲁晓夫一行离开后,8月17日,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到北戴河集体避暑,在这里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经委拿出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钢产量只完成了370万吨,离1070万吨的指标差距很大。毛泽东很焦急,他特别强调,钢铁指标是政治任务,少一吨都不行!他做出了八点指示,其中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每星期抓一次钢铁生产,要有铁的纪律,没有完成生产和调拨任务的,分别情况给予警告、记过、撤职留任、留党查看、撤职及开除党籍处分。他还命令各省市自治区主管工业的书记马上赶来北戴河,开一次工业书记会议。

    8月25日,工业书记会议开幕,薄一波转达毛泽东的指示,“对土炉子要有信心,不能泄气。即使在100个土炉子中,只有一个出铁,那就很好,就算插上了红旗,其余99个都应当向它学习。”几天后的30日下午,薄一波领着主要钢铁产区的工业书记,以及鞍钢、武钢、太钢等几家大钢厂的党委书记,去毛泽东住所,向他当面担保。

    毛泽东挨个向与会者核实:1070,行不行?

    首先问上海市副市长马天水,行不行,马天水说可以。接着问鞍山市委书记赵敏,行不行,赵敏说可以。又问武汉、太原、重庆、北京、天津、唐山、马鞍山的市委书记、工业书记,行不行?回答都是,行。问到冶金部副部长刘彬,毛泽东说,“就看你拿主意啦。”刘答,“可以,我们都做了计算了。”问到冶金部办公厅主任袁宝华,“你是经常接触基层的,你说究竟有没有把握?”袁答,“冶金工业的生产,从矿山、冶炼、轧制到机修、运输等等有10个环节,我们树了10面红旗,只要10面红旗能站得住,他们的经验能够推广,我看有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简介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目录 > 第二十五章 1958年:赶英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