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接过王石的枪
研究的时候,就代表有不同的想法。郁亮和他的前任姚牧民最大的区别是,姚牧民执行董事长的指示是雷厉风行的,而他不然,他有个原则,执行董事长的指示一定要过夜,过了夜想想再执行或者不执行。

    例如王石提出的10年后公司员工人数的建议,依照解冻的想法,人力资源的规划意味着要牵扯到生产方式的变革、公司组织结构的变化、流程的调整,这都需要时间,不能仅仅是通过预估,该做的具体工作还得做,王石的经验之谈只能当参考。

    而在此前,王石也曾就一些人事任命的事情发表过不同意见,但是郁亮等人的反应是“我们再研究研究。”通常情况下,第二天他们碰头之后会和王石说,我们还是坚持我们的意见。王石也就不管了,因为后来提拔的很多人,他没有郁亮他们熟悉。

    有趣的是,性格坚定,让人觉得有点倔强的王石,却会认为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他在任何时候都会考虑万科遇到困难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在这一点上,郁亮和王石也有不同的管理风格。因为在企业草创时期,万科经历了一次比较大的业务调整,裁员很多,那一幕场景对王石触动很大,很多年之后,王石依然对此怀有一种复杂的情绪。所以,王石始终希望,万科可以做到不裁员,而是通过不停地调节,达到一种比较理想的企业均衡状态。但外表平静斯文的郁亮则认为,为什么很多企业都要通过一种很激烈的手法完成变革?那就意味着该做手术的时候一定要做,企业随时要做好动手术的准备,一个真正强健的肌体意味着你能在手术后迅速痊愈而不是致死。不过,虽然有着这样的决心,但是郁亮在万科未来10年规划里,提出的是“有质量增长”概念,在“均好”之中发展。

    新老两代管理者,有时候意见还有分歧比较大的时候。

    例如,当总经理郁亮告诉王石,预想之中的万科,10年后的营业规模是1000亿元人民币的时候,经历过1993年宏观调控的王石还是跳了起来,他对这个数字还是很难接受,第一反应就是“浮夸、大跃进”!

    对王石的反应,郁亮早有了心理准备,坐下来和王石算了一笔账:王石曾预料,中国的住宅产业未来10年里,会以前五年20%、后五年15%的速度递增,在这种情况下,万科只要保证每年平均34%的递增,10年后的收入就是1000亿元。一看账是这么算出来的,王石对1000亿元这个数字也就慢慢接受了,但他还是不放心,他很快敏锐地找到一个突破口,他问,公司要发展到1000亿元规模,需要多少人?于是他问主管人力资源的解冻(现任万科副总经理)按这样一个规划,10年之后万科会有多少人?

    当时解冻正在出差,王石要的数字人力资源部门自然没有那么容易得出结果。但王石急着要答案。于是解冻随即估计了一个数字就发了过去:1.3万到2.3万之间。这个短信一发出去,熟悉王石性格的解冻就后悔了,肯定得挨骂。果然,那头的王石一看就急了,怎么中间差着1万人呢?凭他的感觉,那时的人员应在8000~13000之间。

    “郁亮他们考虑10年内的事情,我考虑下一个10年的问题。”王石这样理解自己的董事长职责。他向解冻询问10年后万科员工人数的背后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索尼曾经是万科的学习目标,但是在王石目睹了索尼裁员后,受到了刺激。他想的是,很多优秀的跨国企业在遇到瓶颈时最直接的解决手段就是裁员,难道万科遇到瓶颈也必须如此?他希望能通过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控制人员的增长而避免裁员带来的伤害。

    这一次小小的碰撞,王石倒是感慨很深,一方面是满意,自己的判断和直觉始终还有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更让他高兴的是,他和新管理团队之间逐渐磨合出来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他们能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案例(第一辑):怎样在中国生存,八大品牌直率对比简介 >案例(第一辑):怎样在中国生存,八大品牌直率对比目录 > 接过王石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