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欧洲坠入战争漩涡
世看到这份谈话记录时,忿忿地批示道:“所以他们简直是一群流氓!”

    法国大使威胁要公布的“他的小文件”,的确是格雷先生的“痛处”,英法之间的军事密约长期以来一直瞒着议会和内阁其他人员,从英国长远利益考虑,英法合作势在必行,两国总参谋部联合制订的计划和海军协定都属未雨绸缪之举,但迫于“光荣孤立”的传统惯性,格雷和他的内阁又同时对法国人私下声明,尽管双方合作已到了这一步,但并不意味着在战争中,英国承担援助法国的义务。事实上,英国人这种滴水不漏的做法纯属自欺欺人。根据克劳塞维茨的观点,既然战争是国家政策的继续,那么军事计划也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两国参谋本部花了9年时间才把全部细节拟定完毕的计划,既非逢场作戏,也不是消磨时光。既然伙同法国搞了联合作战的计划,又声明不承担义务,一方面反映了英国政府的自私精怪,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反战势力的强大,以及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明知“不承担义务”不符合现实中事件发展的逻辑,仍自我催眠。

    8月2日下午,格雷要求英国内阁授权履行英国海军保卫海峡一边法国海岸的诺言。德国舰队一旦出现在海峡,对英国的直接挑衅将不亚于当年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因此,内阁勉强地同意了格雷的要求。格雷于当天下午,也就是德国向比利时递交最后通牒前几小时,向康邦大使递交了一份书面保证:“如果德国舰队进入海峡,或是通过北海对法国海岸或海上运输采取敌对行动,英国舰队将全力给予保护。”不过格雷又表示:该项保证“并不约束我们必须与德国作战,除非德国舰队采取上述行动。”这时的格雷再一次表现出英国人特有的“精怪”。他还告诉康邦,因为英国不能确保本土海岸,所以不可能安全地派遣武装部队出国。康邦刚喜又惊,问道这是否意味着英国将永远不采取这一行动。答曰:仅就当前情况而言。康邦建议英国派遣两个师以收道义上的效果,格雷说派遣这样小一支部队甚至4个师都会给他们带来最大危险,而效果又将是微乎其微。继而格雷还告诫说,在次日通知议会前,英国海军承担义务一事千万不得公开。此刻,落在水里的法国总算抓到了一根稻草,康邦既感失望犹抱希望,他相信这会导致英国全面参战,因为无论哪个国家都不会半推半就地打仗。

    履行海军协议的保证终于导致了英国内阁的分裂,莫利勋爵和约翰·伯恩斯两位大臣宣布辞职。生龙活虎的丘吉尔四处串联,准备万一内阁倒台就组织联合政府。格雷深知举国上下痛恨卷入战争,要彻底履行对法国人的义务,就要把英国带进漩涡并维护康邦所说的“英国的荣誉”,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除非“英国的荣誉”套上一件“比利时外衣”,因为中立的比利时是英国政策的产儿,对比国的入侵就是对英国在大陆利益的践踏。正当英国政府为是否接受挑战而焦头烂额,内阁行将崩溃时,德国人毫不吝啬地将“比利时外衣”及时送到。这天晚上,格雷正同原陆军大臣霍尔丹共进晚餐,一份“德国即将入侵比利时”的电报送上餐桌。这份电报不知是谁发的,不过格雷却肯定其言可信,他问霍尔丹有何想法,后者回答立即动员。他俩很快找到首相阿斯奎斯,给他看了电报,要求他批准动员,首相表示同意。霍尔丹自荐暂时重返陆军大臣职位,而格雷已决定要求内阁将比利时中立被破坏视做宣战的理由。

    8月3日中午时分,英国陆军部已发出了动员令,内阁也得到消息:比利时已决定将其6个师投入战斗,抗击德国。内阁还收到保守党领袖两天前就发出的声明,声明指出:如果对法国和俄国的援助犹豫不决,就会使联合王国的信誉和安全化为泡影。而自由党那边,约翰·西蒙爵士和比彻姆勋爵两位大臣已辞职,但比利时的事态则决定了中枢人物劳合·乔治仍在留守。这天下午,格雷要向议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简介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目录 > 第三章 欧洲坠入战争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