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巴尔干上战火点燃
尔干地区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威信均受到严重削弱,德、奥当然不会善罢甘休。
当然,巴尔干战争除了上述几种时代层面上的、形而上学的性质外,最为重要的是:它再次体现了一个被历史所反复验证的事实,战争大都为争取生存空间,为扩张领土,归根到底就是为肚皮而打的。
4.斐迪南大公被刺
两次巴尔干战争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心理效应,所有参战国家,无论胜负,都不认为这次领土解决具有永久性约束,并且认为1913年签订的一切条约都不过是一堆废纸。这些国家都希望新战争不久爆发,通过再决雌雄来实现各自的领土要求。
巴尔干战争使得奥匈帝国同塞尔维亚之间的紧张关系变得白热化,塞尔维亚是战争最大的受益者,它的领土比战前扩大了一倍多,屡战屡胜使得其建立“大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狂热越发不可收拾。塞尔维亚境内的400万南斯拉夫人向奥匈帝国境内的800万南斯拉夫人发出呼吁,要求组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这种形势让奥匈政府惶惶不安,以致其政府内的强硬派——奥军参谋总长康拉德将军一再主张直捣贝尔格莱德,用武力彻底解决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之所以存在,其唯一目的就是要合并奥匈帝国的南斯拉夫省区。”这是塞尔维亚总理巴希奇坚持不渝的信条,也是“大塞尔维亚主义”的中心思想。为了使奥匈帝国内部的南斯拉夫民族地区脱离出来,巴希奇政府有一套完整的计划。塞尔维亚人组织了两个联盟,一个是由塞尔维亚政府要人出面领导的、公开的“国防联盟”,负责文化宣传,组织间谍网,进行军事训练,培训游击队员。另一个是比较神秘的地下组织——黑手党,它的公开口号是“不统一,毋宁死”。这个秘密组织的章程第二条声明:“本党重视恐怖行动甚于宣传。”“黑手党”的首领是塞尔维亚参谋本部的一位上校,其真实姓名是迪米特里耶维奇,却化名埃皮斯进行地下活动,他曾因1903年刺杀前塞尔维亚国王亚历山大而一鸣惊人。以后,埃皮斯又先后组织了对奥匈帝国皇帝法朗兹·约瑟夫、门的内哥罗国王尼基塔、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的刺杀,并组织了五次对奥匈帝国派驻克罗地亚、波斯尼亚的总督的暗杀活动,但无一成功。在执行这些任务时,“黑手党”往往雇佣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过着流亡生活的波斯尼亚青年,这些年轻人也都是“大塞尔维亚主义”的狂热信徒,无论失败成功,他们在贝尔格莱德都会被当做英雄来颂扬,作为为民族统一的神圣事业而献身的勇士来赞扬。
如何摆脱国家的内忧外患困境,一直是奥匈政府深感棘手的问题,军方人士主张对塞尔维亚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但奥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指出这种解决方式十分愚蠢。法朗兹·斐迪南原是奥皇法朗兹·约索夫的侄子,由于鲁多夫太子因恋爱纠纷自杀后,才成为奥皇的继承人。他一度因患肺结核被取消皇位继承权,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和严格的生活规律恢复了健康,重新取得了皇位继承人的资格。奥皇希望他遵照门当户对的皇室习惯,和一位表妹——女公爵玛莉娅结婚,然而斐迪南偏偏爱上了一位等级较低的波希米亚女伯爵索菲娅。这种贵贱同婚很可能引起继承权的纠纷,甚至引起奥地利与匈牙利的分裂。奥皇企图阻止这桩婚姻,甚至问他:“一个人仅仅为了恋爱就可以放弃他的责任吗?”斐迪南爱情至上,拒绝让步。他对首相表示:除非他能和索菲娅结婚,否则他就会自杀或疯狂。这样,斐迪南如愿以偿,但按皇室规定,索菲娅和她的子女不能继承其丈夫和父亲的爵位和财产,在一切哈布斯堡王室的正式典礼中,索菲娅只能远远地排在后面,不能和其丈夫在一起。
据同时代的人回忆,斐迪南大公是一位深藏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对自己国家所处的严峻形势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他对内对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