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欧洲这个火药桶
,必须同俄国友好,这是关键。但又不能让俄国捏住自己的软处,降格以求得这种友好关系,俾斯麦采取迂回策略,于1879年10月7日,同俄国在巴尔干的竞争者——奥匈帝国缔结了“德奥同盟”。德皇威廉一世原先反对与奥匈结盟,担心俄国因此与德国为敌,俾斯麦匠心独运,指出德奥同盟不仅不会得罪俄国,还会使它乖乖就范。德奥同盟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如有一方遭受俄国攻击,即应彼此互助。如有一方遭受其他国家(意指法国)攻击,则另一方应守善意中立。如法俄合作,则德奥也将联合行动。(后来该条约一再延长,到1914年仍然有效。)这时的俄国正一心致力于东北亚扩张,“德奥同盟”使它感到有后顾之忧。俾斯麦对俄国一面施加压力,一面又尽量博取好感,他不干涉俄国寻求不冻港的努力,拒绝了俄国在远东的竞争者日本提出的缔结同盟的要求(一旦德日建立同盟,俄国即处于两面被夹击的态势),他也劝说奥国应让俄国向君士坦丁堡发展,以激化俄英的矛盾。

    俾斯麦挟奥国以自重,迫使俄国就范,达到了阻止法俄联手的预期效果。俄国感到一个友好的德国对自己是有利的。1881年6月18日,德、奥、俄三国在柏林缔结了“三皇同盟”。条约规定:三国中任何一国与第四国发生战争,其他两国应维持善意中立以使战争局部化;俄国承认《柏林条约》所给予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地位。另有秘密附约规定了奥俄两国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三皇同盟”维持了6年,后因俄国不满奥国在巴尔干的政策而拒绝续约,但俄国愿意继续维持与德国的同盟关系,双方遂于1887年6月18日签订了所谓的《再保险条约》。

    解除了俄国方向的隐患后,俾斯麦继续向法国背后的意大利和西班牙施展外交谋略,结果在1882年,德、奥、意组成“三国同盟”(罗马尼亚不久加入,塞尔维亚也一度参加)。西班牙国王则向德国首相保证:如果法德之间发生战争,西班牙一定帮助德国。俾斯麦在外交棋盘上布下这一连串棋子后,意犹未尽,又一手斡旋出一个英、奥、意地中海三国同盟(后来西班牙也加入了同盟),以此来维持地中海区域的现状,同时给“地中海同盟国”和正朝这个方向蠢蠢欲动的俄、法制造一个摩擦的场所,德国自己却置身事外。例如为保持与俄国的平衡关系,德国拒绝了英国要它加入“地中海同盟”的建议。

    这样,这位19世纪杰出的德国外交家在其执政的最后10年里,已经成功地达到了孤立法国的目的。他鼓励英、法、意进行殖民地竞争以分散法国对阿尔萨斯、洛林的注意力,用意大利来牵制法国,用奥匈来牵制俄国,他与俄、奥这两个互相敌视的国家同时保持着友好关系,通过“地中海同盟”,他假道罗马和维也纳同英国建立了联系,于是,俄罗斯熊、不列颠狮和德意志鹰欣然合作,孤立在一旁的,只能是高卢雄鸡。

    虽然俾斯麦工于心计,善打如意算盘,并且收获颇丰,但俄国熊并不好拨弄,尽管拿破仑战争以后,因其远离欧洲中心地带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而导致国内革命思潮的风起云涌,工业化步履较缓慢,对欧洲的影响力已减弱。不过,俄国向外扩张却变本加厉,胃口越来越大。为攫取近东的波斯和中亚,俄国同英国发生冲突。在东亚又与日本的扩张势头相撞。为控制黑海海峡,以便进入地中海,几次与土耳其发生战争。俄国又奉行“大斯拉夫主义”,常以巴尔干南斯拉夫民族的保护人自居,屡屡插手巴尔干事务,因此又同奥匈帝国发生纠纷。经过185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和1877年的俄土战争,俄国南下的势头受阻,便将重心移向东亚。为免除西边的后顾之忧,同时为牵制奥匈帝国,作为权宜之计,遂接受俾斯麦的联盟建议。

    俄国虽然加入了“三皇同盟”,但各方却同床异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简介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目录 > 第一章 欧洲这个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