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欧洲这个火药桶
    1.同盟国的狼子野心

    从历史的深层上浮,越是接近历史表层诸领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就越觉得事情变得千头万绪、盘根错节。但万变不离其宗,历史表面的错综复杂一般都受制于历史深层那几个恒常不变的因素。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形势,可以看做几个永恒不变的历史主题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特定的情节和细节上的展开。

    历史的主题之一,国家对力量的追求,无非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发掘自身潜力;二是通过结盟、借助他人的力量。19世纪的西方各国大都已在欧洲这个拳击场试过拳脚,都能大致掂得出自己的分量。接下来要做的仍然是祖先传下的纵横捭阖、合纵连横的外交游戏。

    自拿破仑战争后,欧洲被置于“维也纳和平体系”中,影响这个体系的最大因素是普鲁士的崛起。普鲁士原是几百个日耳曼诸侯国里的北方小邦,1701年,腓德烈一世加冕为普鲁士国王后开始强盛,经一百多年内兼外并,东征西战,到1815年签署《维也纳条约》时,普鲁士已位居欧洲大国行列的末尾。1861年,威廉一世即位普鲁士国王,用俾斯麦为相,雄心勃勃地开始了日耳曼民族的统一事业。俾斯麦在各国间施展谋略,在狮子和狐狸间变换角色,时而虚声恫吓,时而铁血相加。经过1864年的普丹战争、1866年的普奥战争和1870年的普法战争,在1871年8月,威廉一世终于以胜利者姿态在战败的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一个曾经分裂为无数小邦、彼此征战不息、内耗不断的民族,在俾斯麦手中短短十几年奇迹般地一跃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没等欧洲一些国家弄清楚怎么回事,普鲁士已从“炮弹里孵了出来”,变成了庞然大物,这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恐惧和不安。德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老谋深算,精于张弛之道,他感到德国的暴发户形象已吸引了各国的注意力,如果照此扩张势头发展下去,势必促使其他国家共同对付自己,那时德国将像法国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一世时期的情形一样,在一场战争中,被分裂成几块。因此,德国只有在一个互相制衡的和平环境中,才能巩固既得利益。这种现实感使俾斯麦不以追求世界霸权为德国的外交目标,或许是他精于韬略,深谙张弛之道,待时机成熟,再问鼎世界霸权。他有句名言:“当我们尚未听到上帝在历史中的足音时,除了等待也就别无它事可做,但是,只要一听到了,我们就必须向前跳跃并尝试抓住上帝的袍角。”

    因尚未听到“上帝的足音”,俾斯麦制定了一整套以保证德国既得利益为宗旨的外交政策。德国最担心法国人强烈的复仇心理。普法战争胜利后,基于老毛奇和他的总参谋部的强烈要求,德国吞并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俾斯麦当时确有先见之明,他反对吞并这些土地,认为这会成为新德意志帝国的致命隐患。既然吞并已成事实,俾斯麦便以两面手法来对付法国。他向法国政府保证:他将全力支持法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活动,使其所获之利益可超过割让阿、洛两省之损失而有余。这使法国在非洲、亚洲的殖民扩张中得到极大的好处,以至于1883年任内的法国总统格里维声称,他对战后十三年来俾斯麦对法国的善意感恩戴德。

    另一方面,俾斯麦深知要法国人彻底放弃复仇和收复阿、洛两地的念头十分困难,然而单凭法国自身的力量则根本不能同德国相抗衡,但它却可以同其他国家结成联盟来达到目的。俾斯麦认定,如果有一天法国感到它可依赖俄国的援助的话,则法德之战也就为期不远了。所以,除了殖民地问题上对法国网开一面,俾斯麦外交的重点就是要孤立法国,防止它同其他国家结盟来对付自己,尤其要防止法国与俄国的结盟,不然,德国将处于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困境。

    因此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简介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目录 > 第一章 欧洲这个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