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三章 中国房地产刚在哪儿,房子——中国人投资第一选择
和数量选择上各择所需。

    即使对于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工,即便在农村已经拥有祖上传下的房产,进城后含辛茹苦,打工积蓄,心目中第一个融入城市主流圈的梦想,仍然是期盼拥有一栋或多栋房子。原因不言而喻,决定着一个从社会底层一跃上升为城市人最起码的硬件标准,最能满足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垦荒者的自足心态。

    不信,你去问一问每一个在北京市勤奋工作的外地人。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才能得到高傲的本地人的接受。否则,凭什么北京小伙疯狂地追求你,凭什么北京姑娘拼死拼活要嫁给你?

    这种不断累积的“雪球效应”使得中国房地产刚劲夯实、坚忍不拔,一如泰山顶上一棵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里雷霆也难轰。

    除非中国经济在未来某一个时段来一个180度的大调整,在结构上大逆转,进入周期性或永久性衰退,一损俱损。否则,支撑GDP的房地产和高房价有什么理由回归理性?

    中国人之间互相攀比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与美国人之间盛行的轻松心态形成鲜明的对照,似乎是人家怎样,你就得怎样,比不上就一辈子拼命追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定要拼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

    中国人一辈子背负的包袱特别重,再有钱的人也不例外。

    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就业、结婚、生子、退休、再到赡养老人、带孙子、做家务、打短工等,没完没了,一刻也没有停歇过。

    中国人过的格外累。

    有这样一个比较。目视中国人和美国人,年轻的中国人精神气儿足,精明强干,而同一代的美国人略显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旦进入中老年,整个儿倒过来,美国人突然拔地而起,风流倜傥,而中国人不免饱经风霜,人老珠黄。原因是,进入中老年后,中国人反而更忙、更累,许多人更要养家糊口,上有老下有小,赡老带孙,还要倾力买高价房并一股脑地转移到儿孙辈的名下,自己倒没有了栖身之处,整日忙碌在家庭琐事和纷争之中。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中国人不免未老先衰,四五十岁的人看上去就像五六十岁的人。

    同样年龄,美国人退休后,安然无恙地进入人生最后一站的潇洒期,气宇昂轩,自娱自乐,天涯海角,周游世界。孩辈儿的事与己无关,也没有帮他们带孙子女的传统,遗产并非传承后代,房子卖掉后捐赠慈善事业,最后住进养老院,一身洒脱,一声叹息,享受一生的幸福余光。

    世界首富盖茨和巴菲特不就如此,过的多开心、多轻松。

    一句话,让孩子们打拼属于自己的天下吧。

    在充分享受人生不多的幸福时,美国人看上去比中国人年轻许多。

    中国的大多数富人,与其说靠创办中小企业获得成功,倒不如说靠得天独厚的原住房产充实的原始资金,或者靠创业积累的第一桶金进入早期的房地产,然后靠租赁或购置更多的房地产,再进入其它行业进一步扩大规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然引来大家一窝蜂争相攀比。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直线上升,国家整体实力日益增强。与此同时,土地资源日趋昂贵,房地产价格不断攀新高,一时间,拥有更多的房地产成为最抢手的投资渠道和标准中国富人的象征,导致许多人争相追随,趋之若鹜。

    这么多年来,房地产确实没有实实在在地大跌过,一点也不像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五次大崩盘的中国股市。

    失败乃谨慎之母,中国股市终于尝到了厉害。

    幸运的中国房地产纵使投资人和投机人信心满满,颇为得意,他们仍然坚信房价可以长到天上去。在他们的心目中,拥房即拥富,或者说拥有房地产即一劳永逸地拥有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反思中国·我们做错了什么简介 >反思中国·我们做错了什么目录 > 第十三章 中国房地产刚在哪儿,房子——中国人投资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