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采访手记

    社区一词,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最早使用了社区这个概念。腾尼斯认为,社区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人们所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之后,西方社会学家又对社区提出各自的解释,有人理解为社会团体,又有人理解为生活组织,也有人把它称之为小社会等等。一般说来,社区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亲缘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它有一定的区域界限或具有一定的特点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它有着地缘、气候、民情风俗,地方文化所浸润感染的归属特征。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包含了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的内容,社会普遍存在的各类现象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证实。真正的社会概念还要求它应该具有相对完整的社会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精神层面的需求。社区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范围、功能、作用,内容都在不断变化,尤其是作为工业化成果的城市社区,它的作用也因人们的社会化程度更高而变得十分重要。

    在中国,社区是一个长期被人忽略的词汇。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社会活动都在所属的企业或单位组织中进行,社区只有寄宿或客居的功能,同时条块分割的体制使得社区组织获得的权利资源十分有限,人们自身利益的获得和维护很少通过这一级组织来实现,因此,社区一直没有完成人们的心理认同。加上诸多限制,社区严重发育不全,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等等更是无从谈起。今天,由于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生活呈现多元性发展,社会主体的社会性、自主性日益增强,更多的社会成员从以往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越来越多的人回归社区,于是,社区作用开始浮出水面。

    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是笔者所采访的第一家城市基层组织。所谓社区的认知和解读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笔者在海珠区文明办副主任朱美英的引领下来到南华西街,并且参观了几个颇具古典色彩的街道。说是古典,是说它的街道民居大都像是年代久远的建筑,这些高门深宅防范严谨的土木结构里,渗透着南国人民生活的智慧。这些街区,笔者似乎在电影《鸦片战争》和旧时画报上见过,只是穿行其中的人们变了模样,脱去了长袍大褂,剪去了辫子。文明办的同志告诉我,这就是广州人过去居住的地方,这样的街道,如今在广州也不多了。给你们看的目的就是给你一个真实的西街,虽然它的一切并不现代,但是它却创造了华南第一街的美誉。

    广东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前沿省份,广州则是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它最早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因此,广州人较之内地领略市场经济的年头要早许多,他们曾经先天下之忧而忧,也因此先天下之乐而乐。南华西街党委书记郑金胜、副书记唐小梅告诉笔者,如果从年头算起,他们应该是新中国第一代下岗工人,在八字方针工业调整时期他们就相继离开了各自的企业,回到了街道,干起了居委会的工作。那时是1964年。他们那个时候似乎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别人都在享受着体制内的快乐,但他们却被计划经济列了出去,成了另类。而那时回到街道,就像见不得人似的。我们经常听到处分人时的一句话叫遣返原籍,就是这样的意思。因为街道就是一个市民的老家,是他的窝,是他再也不能往后退的地方,是一个人的终点站。而在计划经济时期,在街道干往往是没有什么出路的。

    然而,郑金胜和唐小梅他们就是在没有出路的地方找到了出路。

    南华西街是个老城区,居住拥挤,街道狭窄,在0.2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住了3万多人口,经济基础薄弱,文化设施落后。街上的小学是区管,中学是市管,商店归商业部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精神简介 >中国精神目录 > 第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