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管,工厂由主管部门管。而街道只管汤汤水水鸡毛蒜皮,既无权力,又无资金,这样一个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基层组织,怎么能有所作为呢?

    那时,围绕在郑金胜和唐小梅身边的大都是老弱残兵(病),这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可能就是没有退路的缘故,人们把惟一的希望寄托在街道,就像一退再退的士兵,而街道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道堑壕。这里要不就是绝境,要不就是再生之地。和当时风风光光的国营企业人员相比,他们有些早熟。他们过早品尝了孤独和无助的滋味,同时也真正认识了生活的真谛。他们是新一代痛苦的人,但决不是新一代可怜的人。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未雨绸缪的时候,南华西街的人们已经完成了心灵历练,从而很快就扬帆出海,成了改革初期第一批赶海的人。

    这一段时期,可谓南华西街卧薪尝胆的时期,也可以说是磨剑的时期。十年磨一剑,到了1979年,街道的全部利润达到90万元,凝聚了南华西街十年心血,也正是有了这90万元,才有了原始积累,为赶上下一班改革船舶扬帆出海购买了船票。

    上了船的南华西街很快就显示出来他们的不同凡响。从1979年到1984年的5年时间里,他们的经济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利润达640万元,比过去增长了6倍,他们尝到了甜头。1985年,他们又花了70万元从日本引进一套电脑控制的全自动彩色冲洗机,花35万美元购置了大型注塑机设备,继续扩展自己的工业项目,使自己经营的项目达到14大类,品种3000多个,独立生产的产品有266个,七成产品远销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就在他们经济上厉兵秣马继续冲击的时候,而另一条与之匹配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也同时启动。南华西街从1979年起就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建设一起上,在第一个5年里,有利保证了经济建设腾飞的翅膀平稳健康地飞行。这个尝试使南华西街党委看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从投入来算的话,南华西街用于文化设施等项目上的资金有80多万,这在当时已是了不起的超前投入了,正是这80多万的投人,才换来另一个640万元的利润!因此,人们称赞南华西街是抓了两个中心,创了600万利润。这两个中心就是南华西街的文化中心和职工培训中心等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他们通过这两个中心,基本完成了青工脱产政治轮训任务,组织了50%的青工参加了振兴中华读书活动,70%的职工参加了文化、科教培训,通过培训,使三级以上技工从原来占总数的10%增至60%。他们还举行年度运动会,每年一届。由南华西街组成的街道职工运动队,在参加全市街道职工运动会时,曾一举囊括了全部竞赛的冠军。他们重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选拔,除了每年拿出2万元搞智力投资外,还拿出10万元办文化中心和图书馆。他们提拔了60多名年轻有为、有文化技术专长的业务、技术骨干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聘请了一批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和有识之士当街道的文明建设顾问,并且还派到省内外去学习培训。街道大抓净化、绿化、美化,有近70%的居民成为五好家庭,基本实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青有所学,幼有所管,婴有所托,残有所辅。至此,南华西街一时名声大噪,成为广州市闻名遐迩的街道。有诗人赞日:绿街花巷阳春景,此是珠江第一街。

    从1979年算起,距今整整20年过去了。这个既抓经济建设又抓精神文明的街道,当时给人们凸现了另外的意义,这就是社区存在的意义。那时人们的眼睛大都停留在企业、工厂、公司等领域里,虽然眼见国营企业渐渐气力不支,但仍然百思不离其宗,不会在另外的领域里寻找出路。而南华西街的经验一下子打开了人们的思维,这就是街道、居委会、社区不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包袱,只要认真抓好,很有可能成为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精神简介 >中国精神目录 > 第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