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学生,就像林业工作者看到一株秀木那样,他是很难挪动步子的。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家?你是哪个学校的?
为什么不在家里复习功课?
李金海关切地问了许多。学生很谨慎地回答了许多。学生说,他的父母都是下乡知青,至今还没有调回来。按照政策,他可以回京上学,可是却没有地方住。他只能临时挤在一个亲戚家。亲戚家居住条件不好,子女又多,晚上用电时问太长他<strike>rike>们不高兴,只得就着路灯复习功课……已经好长时间了,路灯成了他的台灯,虽然高点,虽然暗点,虽然马路上冷点,但他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在年级里名列前茅。
当马路少年得知眼前和他进行冬夜长谈的就是重点中学的校长时,他含着泪请求道:李校长,把我收下吧,如果我每次考试得不了前三名,你把我开除……
李金海果真收了他。
后来这位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
李金海想到了马路少年这一类的孩子。现实对他们太残酷了。如果我们只强调市场经济只讲钱,不认人,有钱就上学,没钱就走人,那么,这类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孩子就会被关在我们的学校之外……若是这样,何以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呢?
李金海永远也忘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他是1960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的。不管是从中学,还是上大学,他都是靠国家的助学金完成学业的。那时的助学金每个月8元钱,一个月的生活费仅花6元钱,还余2元钱的零花钱。每当回忆起这8元钱的助学金,李金海便觉得温暖无比,因为这上边沾有共和国的体温。
而现在的助学金标准形同虚设,每个月最高标准才14元。14元仅相当一盒香烟的价钱,仅能买十根冰棍,和五六十年代的8元钱相比,只能说是聊胜于无了。但是它却寒了多少贫穷孩子的心……
李金海还想起一个学生叫司凤霞。他的父亲是当年的插队知青。因为回城太晚的缘故,家庭生活状况很差。然而司凤霞是个要强的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年年都考全班第一,可是上到初中毕业,就要考高中的时候,她的爸爸却不让她继续上学了。
因为家里没有钱。
司凤霞哭着说:我要上高中!我要上大学!
父亲流着泪对女儿说:孩子,别上了,你爸没能耐呀……父女俩抱头痛哭。
其父找到李金海说,我们这一代上山下乡,什么苦都受了,就是受不了再让孩子跟着受连累,李校长,求求您圆了孩子的上学梦吧!为了孩子我给您下跪啦……
李金海眼前晃动着贫困学生家长的身影。他们大都是正直和善良的。他们给了孩子好的品德,给了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给了他们适应艰苦生活的能力和顽强拼搏的意志,这是一个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即使再优中选优的学校也很难完成这种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家长们对国家的贡献。可是,这些家长们在现实中却是物质的匮乏者,是生活的失败者,他们没有能力供养自己的孩子完成高等教育。这样一来,这些智商颇高、性格坚忍的学生就会被屏障隔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之外……
李金海觉得不能再坐视不管了,应该紧急行动起来,去救助那些孤立无援的穷苦学生品学兼优的穷苦学生。于是,一场宏志行动拉开了序幕……
李金海在校办公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学校经费里,每年挤出10万元,办一个高中特困生班。这个特困生班的标准是,家庭人均收入200元以下,中考成绩优秀的学生方具备报考资格。
一石激起千层浪。
办特困生班的建议引来全校大多数老师的由衷称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