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生猛之人”,造就中国流行音乐的崛起
名的128名歌星手拉手、肩并肩地齐唱《让世界充满爱》。

    陈哲一夜成名,歌约不断。就在他那间小屋门口,常常会有很多出版社的编辑及唱片公司的人提着一包钱来找他写歌,陈哲率先成了“万元户”。那时一般人一个月才挣几十块钱。

    虽然陈哲在工厂时就写一些东西,但他那会儿却以为,世界上最丑恶的就是拿笔杆子赚钱的人,他不喜欢这个职业。他从小不喜欢干的事,一个就是以营运为生,第二就是以文字为生。不曾料到,他干的正是这两样。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首名为《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这首歌并没有回避苦难、伤害,但是它给了人们一种承诺,让你感到苦难的时候,有人和你一起扛着,受伤之后,有人为你抚平伤口。这让人感到安慰,也让人觉得温暖。

    陈哲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他发现自己所受的痛苦是这个社会好多人共同疑惑的问题,可是那时候无法解答。但是他信奉一个真理,我受那么多伤害,把自己的伤口拿出来给人看,不是个高尚的行为,应该让别人避免受伤害。

    就凭这一点,他与“文革”时期稚嫩的想法完全不同了。四五岁时就经历了生活苦难的陈哲曾经一度以为,世界上只有他是唯一在最底层的,但他突然发现“文革”的时候所有人都进入了地狱,所有人都失去了天堂,每一件事都会导致某人入地狱。那时的他,似乎有点这样的意味,自己过得不好,就希望所有的人一起受罪。

    但80年代的陈哲,早已摆脱了这样的看法。《让世界充满爱》的语言来源于陈哲的日常积累。他是怎么走上作词这条路的呢?

    《让世界充满爱》产生之前,陈哲还是特别想以自己对美术的见解和创作力,从事雕塑、组合、装置,做出有创意的作品。那会儿他还办了个“平添艺术社”。他把自己一直捣鼓出来的“马赛克作品”拿到庙会、展览馆去,通过走后门的方式,以一条烟换来一个一米多的展览空间。他试图用美术去开拓一个新的生活领域。

    至于音乐,似乎他一直有这方面的特殊才华。他曾经问过别人怎么作曲,在他自己用小提琴演奏一曲的时候,常常拉到一定程度就停下来,改拉自己头脑里的东西。其实,他是在胡拉。但胡拉给了他的思维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或者说给了他一双翅膀。胡拉的旋律很强,他意识到,所有的旋律都是人心,技巧是其次的。如果你连心都没有,再多的技巧也不会让人感动。

    他认为,一个作曲家如果没有感觉了,没有人性了,最好停下来,否则你是在写垃圾。

    那时朦胧诗开始流行。陈哲接触了一些,他看不太懂,也不太喜欢那种灰色的意象。但这些文字让他感觉到,如果你有不快,一定要有表达的欲望,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当时陈哲对门住着的吴璐琪,还是每天晚归,还是每天看到陈哲的灯亮了一整晚。有一天,吴璐琪对他说,看你那么认真,你来帮帮我吧,尝试一下能不能写歌词。

    陈哲刚开始写出来的歌词,都是由诗改成的,所以不太上道。诗不受格律的影响,歌词不行,歌词要有音乐性。他后来慢慢认识了一些搞音乐的朋友,来往多了之后,这些朋友把他的歌词拿出去谱成曲。

    创作《让世界充满爱》,也是经过他的朋友吴海刚的推荐。事后,他才知道,朋友们帮他走进这个圈子,是看中了他的一个特点:他独特的思维,加上他独特的语言张力,能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比如“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从这个很具象的内容可以让人感受到很极致很凝重的情感。

    这一年的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简介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目录 > “生猛之人”,造就中国流行音乐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