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猛之人”,造就中国流行音乐的崛起
天,陈哲离开了喧嚣的都市,前往山西北部的乡村。这次旅行的结果是一首名叫《黄土高坡》的歌,现在看起来,这首歌对陈哲的未来有很强的预言色彩。
河曲,位于内蒙、山西、陕西三省交界。黄河,穿过广阔的草原之后,由这里进入绵延500多华里的“晋陕大峡谷”。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层被一切两半。这里是中国人最早的家园之一,早在4000年前,在河谷两边的台地上,就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人类定居点,它的密度不亚于现代村落。
20世纪60年代末,数以百万计的“知青”在这里“上山下乡”。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骆汉城就曾经是其中之一。1986年8月,他决定回到这里,为一个叫《观察与思考》的栏目拍摄关于当年插队知青的一个纪录片。出发前,他叫上了陈哲。或许他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希望能给片子带来一首不错的歌。
陈哲一点儿都没犹豫就答应前往。骆汉城对他说,那儿非常艰苦。他说:没问题,我跟你去。他拿着一个小包,其他什么也没带。看着他瘦弱的身影,骆汉城心里暗暗担心,这哥们儿能行吗?
他们来到了山西、陕西交界的黄土高原。几个世纪以来,“贫困”是黄土地上不变的主题。那里恶劣的生存环境,给陈哲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黄秃秃的一片,没有草,大地像皱纹一样裂开。但这样的土地上竟然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在那里能感受到一个巨大的张力场。
陈哲发现,那里和乡间的绿色、繁荣完全不同,但是那儿有一些人在生活,而且还生活得挺快乐。他不知道,这样的苦日子有什么可乐的,他不明白,这样的穷地方,为什么“给中国这么巨大的刺激和力量”。回到北京后的两个多月,陈哲一行字也没写出来,他拿不出东西来描述。
1986年11月,北京的冬天快来临的时候,有一天,陈哲去宿舍门口的传达室打电话,走出屋子,他突然听到呜呜的声音。那种声音,他感到特别熟悉,就是北风在电线杆刮过的呜呜的声音。但那时陈哲没意识到自己处在北京,他的大脑还沉浸在黄土地上。他突然想说“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句话一下蹦出来的时候,他跑回了屋子,把《黄土高坡》一口气写完了。之前在黄土高原上孕育了那么久的感受,终于被这场大风引了出来。
“不管经历了多少岁月,祖祖辈辈留下我,留下我一望无际唱着歌,还有身边这条黄河。”
这是《黄土高坡》中的一段词。
此时,陈哲不再是旁观者,而成了大家庭的一员。萍水相逢,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人们,一下变成了兄弟姐妹。来源于家的亲情和温暖,不正是支撑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在最恶劣的情况下坚持下去的力量吗?他找到了那里的人快乐生活的答案。
陈哲代表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来表达对历史的思考,表达对未来的希望,甚至也包括对当下的一种诉求。《黄土高坡》就是他的表现手法。
说到《黄土高坡》的创作,陈哲觉得就是自然生发出来的,自己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感觉,只是隐约觉得需要一些来自土地本身的东西。但是,当时没有一个人为的方向性的运动去引导这种感觉,只能靠之前的积累,再加上受了外界的一些刺激,就形成了这样的西北元素,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大潮流。陈哲个人的感受是,受那片土地的启示,他觉得其中巨大的反差,形成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冲淡了当时流行歌曲的演唱方式。
此时,“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以各种全新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崔健高唱着“一无所有”,中国摇滚开始崛起;一直处于地下的北岛、舒婷、顾城走到了前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朦胧诗开始流行。
1986年,摇滚和“西北风”成为年度流行音乐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