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农民“的哥”
机,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把孩子从老家接到广州来上学、又不让老婆出外打工的原因:“孩子小,我老婆不上班,在家接送孩子上学,尽管上的是农民工子弟学校,但教育质量还是要比农村老家好,如果这孩子有出息,将来我们就供他上大学。”

    我们坐了一会儿,“张生”便建议:我们到他妹妹一家开的餐馆坐坐:“现在正是司机交接班的时间,许多下班的司机都会去餐馆喝酒吃饭。”

    “我们家算是老北京吧,家住城里宣武区。我开出租已经二十多年了。北京老一代的出租车司机,基本上都转行了,像我这样现在还在开出租的,已经寥寥无几了。我是没出息,不是没试过别的,也开过餐馆,赚了点儿钱,都被我赌掉了。没办法,餐馆开不下去了,重操旧业吧。什么?哦,如今我不赌啦,轻车熟路,就开着出租,挣点儿吃饭钱吧。八十年代的时候,出租车司机曾经是人人羡慕的职业,许多女大学生都想着方儿、变着法儿,想嫁给我们呢。嗨,时代不同喽,现在的‘的哥’,就一‘现代板儿爷’!你问为什么?嗨,现在出租车公司收的份儿钱太高!像我一天开十二个小时的车,前八个小时都是白给公司干的,后面四个小时才是真正为自己干的。所以说,今天的北京,的哥这一行基本上都被郊区农民包下来了,钱再少,也比他们在农村刨地强啊!要不是上面控制,北京出租车这一行,也像广州一样,被外地农民接管了……”

    其实,进城农民并不都是建筑工地的苦力、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捡破烂收废品的拾荒者,也有出租车司机、小商小贩、甚至自行创业并把企业做得很大的企业家。他们大概是进城农民中的中、上层,或曰“成功者”。但“成功者”也自有其辛酸、苦衷与烦恼。

    就拿出租车司机这一行来说吧。如今,中国许多城市的出租车司机,大多都是进城打工的农民,与那些流水线上的打工仔相比,“的哥”收入相对高一些,开车时又没有老板、工头监管,也许在进城农民中还算是个中层,但这一行也有这一行的辛苦:“份儿钱”过高、工作时间过长,究其实,不过是把城里人不愿意干的活接过来罢了。

    去餐馆的路上,“张生”告诉我,他们家中姊妹三人全部都在广州打工,家中就剩父母了。村里其他人家大多也是这样,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只剩下老年人和小孩子。地里农活不多时,就靠家里老人打理打理,农忙时,他们便寄钱回家,雇人或雇机器来做。

    这个“城中村”真可谓地地道道的“河南村”,就连街面店铺也冠以“河南杂货店”、“河南小卖铺”、“河南肉店”等名称,给人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错乱感。我们来到了“张生”的妹妹和妹夫合开的夫妻饭馆——“河南饭馆”。说是饭馆,其实就是一间平房,四、五套简陋的桌椅,平房的两面墙换上了可以活动关启的铁皮门,毫无遮拦地大开着,由于天气炎热,也由于两面临街,苍蝇懒散地在油腻桌子上摆放的酱油瓶和醋罐之间盘旋着,顾客清一色地都是操河南周口口音的司机,喝着商标剥落的瓶装啤酒,吐着劣质烟草燃出的烟圈……

    我和“张生”坐在了几个抽烟喝酒的司机的对面。“张生”没有介绍我,他们则诧异地望了我一眼,没说话,继续吐着烟圈。我知道,是我的模样、神态和穿着惹来了他们异样的目光。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荒诞感,甚至对我此行的目的产生了怀疑:作为一直在城市里长大的读书人,我真的能够了解这些农民“的哥”的所思所想吗?

    一辆桑塔纳缓缓驶近“河南饭馆”,停了下来,车上走下一位头发灰白、身材高大、但略微驼背的男子,坐在了我的旁边。“张生”给我们做了介绍,告诉我他是这里年龄最大的司机,今年已有六十多岁,大家都管他叫老周。听说我是记者,老周表情淡然,并没有与我握手,只是递给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农民工调查简介 >中国农民工调查目录 > 第九章 农民“的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