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犹抱琵琶半遮面
是国家负担太重,无法既保护生产者,又保消费者。当时专储粮库存400亿公斤,周转粮库存1000~1200亿公斤,几乎垄断了整个粮食市场。本来有粮在手,不必担心粮价波动,可粮食价格上涨恰恰是从库存量最大的早籼稻抢购开始的。国有粮食企业抢购早籼稻,目的是为弥补放开经营后的库存亏空。据了解,在1992~1993年期间,由于一些地方取消粮食收购任务,造成原定的粮食收购资金被挪用,而靠粮食经营为生的国有粮食企业,只有动用库存粮来维持运行,其中国家专储粮也有因此而被挪用造成“亏库”的。另一方面,粮价波动与金融形势密切相关。“粮多”还是“粮少”,往往取决于“钱少”还是“钱多”。“卖粮难”出现时,一般是政府无钱收粮而粮价一跌再跌之时;当粮价高涨时,又是政府千方百计筹款收粮,政府越是抢进度,保收购,粮价攀升就越快。因此,金融改革也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个内容。

    作为最大宗农产品的粮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般人想象的一放了之,相反,加强粮食市场的管理与调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流通体制的一个基本内容。这既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要求,而且也是粮食作为特殊商品的特殊所在。当然,这种管理和调控,绝不是过去统购统销那样的强迫性管理和行政化调控。根据朱镕基同志的构想,主要是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原则,一方面要确立一个既照顾农民利益又能让城市居民承受的合理粮价,另一方面国有粮食部门要掌握足够的粮源,以确保平衡调节和市场供应。

    由于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成功,国家不得不采取严格的调控措施,来稳定市场,平抑粮价,很多方面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况。一是从取消定购到恢复定购。1993年初宣布把国家定购改为合同定购,被一些人视为农民的第三次解放,而1994年5月,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文件又明确把粮食定购作为国家任务、农民义务,各级政府必须完成。二是从取消价格“双轨制”到重新实行“双轨制”。1993年粮食收购和销售都实行一道价,称之为价格并轨,平价、议价随之消失,但事隔几个月,年底首先在粮食销售上实行国家定价挂牌供应,1994年收购新粮又实行双轨价格,定购任务按国家定价收购,其它随行就市收购,国家采用行政手段掌握一部分(70~80%)社会商品粮。三是从取消粮票到恢复粮本,凭证限量供应。

    好了伤疤不能忘了痛

    1994年的粮食风波后,国务院开始部署中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大致方针是三个方面的政策:一是收购政策。继续保留国家定购粮任务,以统一的基本上反映商品价值的定购价向农民收购粮食,保证国家掌握70~80%的商品粮。二是供应政策。国有粮食部门要以充足的粮食供应,保障城市居民、部队和农村急需人口的基本口粮,同时要保持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三是市场政策,要严格加强粮食流通的市场管理,在定购粮收购期间,不许非国有的粮食经营单位和个人到农村直接采购粮食。要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对囤积居奇、欺行霸市、哄抬粮价等扰乱粮食市场的行为,要严加惩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粮食购销体制,实行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并使市场行为规范化、法制法。

    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除了要充分考虑中国的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外,还要认真考虑供需偏紧的特殊粮情。具体表现在,一是我国粮食总量长期短缺。由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粮食生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是一个长期短缺的商品。二是粮食生产小型分散,自给自足。这个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人还会不会饿肚子简介 >中国人还会不会饿肚子目录 > 三、犹抱琵琶半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