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叶企孙在重庆的日子,值得大书一笔的就是他多次接待了英国学者李约瑟,并与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李约瑟当时是英国大使馆的科学参赞,他告诉叶企孙说他想撰写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位外国人要为中国的科技作史,这使叶企孙内心又愧疚又佩服。因此他决计要帮助他,这是其一。其二,经过考察,他发现李约瑟是一位具有科学精神的科学家。李约瑟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深层动机是什么?经过多次交谈,叶企孙得知李约瑟有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中国创造了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这样的创造力缘何近代却陨落不见?借此线索,用一部科学史查找症结,就是李约瑟写作此书的初衷。英雄所见略同,这个问题叶企孙早年就提出过,并且曾经进行过深入的探讨。经过与李约瑟接触,叶企孙认为李约瑟的科学精神体现在他的动机与出发点上,他不是褊狭的民族主义者,而是站在人类精神的高度去发现问题。他在发现问题之后,用来研究和探讨的方法具有丰富性、多元性的特点,其中包括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来指导丰富自己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同时又能从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中获取灵感等等。李约瑟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对中国思想与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他热爱中国,却对当时的国民政府非常失望,认为共产党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在这一点上,叶企孙非常欣赏李约瑟,认为他是一个正直的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因此叶企孙竭尽全力支持李约瑟,多方联系图书馆为其查找资料,还把自己收集的科学史资料送给他,并且配上英文以利李约瑟查找。他的这些支持,超过了李约瑟的预想,在叶企孙身上,李约瑟发现了在西方同行身上难以找寻的哲人般的光芒。

    有一天,李约瑟打来电话,想了解中国地震学方面的研究情况。叶企孙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二人结伴来到位于重庆市郊几十公里外的北碚。

    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爬行,两位科学家的话语也像两株不同的藤本植物互相缠绕。

    李约瑟谈起了艺术。他说,云雾缠绕的重庆经常让他想起他的童年居住地伦敦。同样是浓雾笼罩的城市,用艺术手法反映在画面上却那么不同。在西方画家看来,神似似乎远比形似高级。但这个问题中国人似乎很早就注意到了,比如中国画家的写意笔法。你看,若画窗外雾锁山岭……中国画就可以用泼墨对比留白想象来处理,这样灵动的思维不知对中国的科学家有没有启发?

    叶企孙对李约瑟的妙想表示支持。他说,和西方科学家相比,中国科学家更注重生活的艺术化。在西方人看来,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但我们不这样看,有不一定是有,无也不一定是无。这或许就是老子的“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就像中国画里的空白,里边实际上充满想象。正因为有这样的思维,所以才培养了中国科学家对待生活的态度。等你到了我们的地震研究所,你就会看到什么叫“无中生有”了……

    地震研究所的“无”确实超出李约瑟的想象。几间低矮的平房,几台破旧的仪器,还有四五个一脸菜色的人。北碚地区大多是丘陵,地震研究所建在一处地势稍高的山坡上,茂密的竹林环绕着它,让人联想到王羲之的兰亭之美。

    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李约瑟完全没有想到一个预测巨大危险信息的机构竟是这样的境况。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每次地震的袭扰,不亚于一场战争的发生,但是中国人却把这样的机构放在连英国的锅炉房也不如的房屋里。李约瑟唯一能想到的理由或许是战争。

    接待他们的人叫李善邦。

    他告诉李约瑟说,相比以前来说,北碚现在的条件应该是不错的。

    李善邦原是叶企孙在东南大学物理系的学生。1925年毕业后几度失业,最后不得不回到广东农村老家种田度日。叶企孙一直记挂着这名勤奋努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简介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目录 >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