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节
,施士元还干了一件大事:就是受叶师之托,为清华园同时也是为中国购买了第一克镭。归国之后,施士元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在这里,他教出了后来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吴健雄。吴健雄无疑是知道叶企孙故事最多的人。施士元的珍藏方式是以口头流布的形式把叶师的故事传承给后学,吴健雄就是他最忠实的倾听者。

    叶企孙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实验室工作。建系之初,他曾高薪聘来一位德国的技术工人,用于配合实验室的工作。后来他在师资尚缺的情况下又在本院找来一位工人放在实验室,并将其破格提拔为学校职员。叶企孙上课时,常常是他在讲台上讲,职员在一边为大家做实验演示,相互间配合默契,相得益彰。这位职员叫阎裕昌,后来,他由叶企孙送上抗日前线,是清华园里教职员工中第一个直接牺牲在敌人刺刀下的烈士。

    王大珩,清华大学物理系第三届学生。所谓“珩”,乃大器也,是一种颇像古之乐器磬的玉佩;另一种解释就是“珩磨”,一种精密的加工方法。不管哪种解释,都会让人产生“玉不琢,不成器”的联想。既然是大号的玉器,必然和别具一格的打磨有关。或许正是因了他名字的关系,王大珩投师叶企孙门下,对叶先生的打磨方法自然印象深刻:“我在清华读书的时候,叶企孙先生常这样讲:就是不能给你们好的东西用,就是要逼你们学会自己动手。开始我们也不理解,一个个被逼得手脚并用的。最后怎么样?到底都练出来了!我也是直到毕业以后,才越来越懂得动手能力对一个学物理的人来说有多么重要。现在,即使给我一堆废铜烂铁,我也能想方设法把它凑成个像样的东西来!”

    王大珩后来被科技界称之为中国的“光学之父”,被称之为中国精密机械事业、仪器仪表事业、现代计量事业的奠基人,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打磨自己的恩师叶企孙先生——

    王大珩很早就从父亲那里听说过叶企孙先生,由于父亲对叶企孙先生十分推崇,王大珩也一直在心里对叶企孙先生怀着敬仰之情。到清华报到的那天,王大珩看到一位先生很认真地逐一对准备入物理系的同学进行面试、核查,很多想进物理系的同学都被他劝阻了。他总是先查看分数,分数高的只简单地问几句就办手续了。看到分数不合适的,他就很和蔼地告诉面前的同学学物理会面临许多的困难,不仅修完全部课程很难,毕业后也不容易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很多人听他这样说过后就自动放弃了,有个别的不愿意放弃的同学怀疑问题出在自己的分数上后,就死活要求先生据实相告自己的考试得分,但那位先生却从不说出分数来,只是一再劝说,很明显,那位先生是不愿意伤害任何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当有人悄悄告诉王大珩,那位先生就是叶企孙的时候,王大珩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叶先生。叶先生一副文质彬彬的学者模样,说起话来有些口吃,但眼睛里显然有一种聪明的灵动在不停地闪烁着。轮到王大珩的时候,王大珩的心里紧张极了,他生怕叶先生会拒绝自己,不同意自己进物理系。待到他小心翼翼地走到叶先生面前时,紧张得简直连话都说不利落了。没想到叶先生查看过分数后,只深深地看王大珩一眼,什么也没问就让王大珩办手续了……(《光魂》,马晓丽著,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页)

    在王大珩的传记《光魂》里,还有一段答问。有记者问王大珩——

    在您一生中,哪位先生对您的影响最大?

    王大珩:叶企孙,叶先生。

    他对您的影响是否主要是在治学方面?

    王大珩:不!不仅是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做人。

    做人?

    王大珩:对,做人!叶先生做人真诚正直,不瘟不火。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从不哗众取宠,也绝不趋炎附势。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简介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目录 > 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