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节
家原本姓夏,明嘉靖年间族居上海附近的青浦。在夏家传至九代时,历史已经从明嘉靖年代走到清乾隆时期,就在这个时期,夏家开始姓叶。这其间是何原因不得而知。从叶氏的后人口中得知的唯一解释是叶姓是当时的母姓。同叶姓一同流传下来的还有诗书继世的耕读传统。从《叶氏家谱》上得知,叶家数代都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叶景沄的父亲学问最大,竟做到国子监的典簿厅办公主事,在兼具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职能的国子监里,在这个类似今天文书和财会专业的领域,他有着最权威的话语权和解释权。他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受到了朝廷和各省官员的赏识,特别是漕运和海运发达的南方各省更是极力保奏,这使他有机会由一个纯粹的读书人进入到大清王朝的官场中。叶景沄的父亲生于1828年,卒于1897年。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段耻辱的年代,一个凄风苦雨愁煞人的多事之秋。12岁那年,鸦片战争爆发,那时他少不更事,对此并没有太多的印象,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却正是他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奋发有为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却无端要去品味丧国辱家之痛,用学富五车换来低眉折腰之耻,可以想见他的愤怒和痛苦是多么强烈。

    那是1857年的冬天,叶景沄的父亲为了一桩海运的公案到广州出差。他们刚在总督府附近的一家客栈住下不久,就听到了城外隆隆的炮声。急问店家,方知海上已经泊满洋人的舰队。

    翌日,叶景沄的父亲一行急到总督府办理公务,然却大门紧闭。询问良久,门人才告知战事吃紧,总督大人已到前线视察。

    于是他们一行只能在客栈滞留下来。

    叶景沄的父亲就是这样亲历了一场战争。

    有人说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切都匆匆而过,而叶景沄的父亲却在这次的经历中体验到了有关时间的最早的相对论。英法联军于1857年12月28日清晨开始攻城,战事仅仅持续了一天多,广州城便失陷了。当时叶景沄的父亲一行都换上了老百姓的服装,他们蜷伏在床榻之下,任呼啸的炮弹切割着自己的神经。仅仅一天多的时间,不到30岁的他,双鬓已经出现丝丝白发。

    他终于见到了当时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不过不是在总督府内,而是在广州的大街上。

    叶景沄的父亲混在人群中,见到了他本要以公务身份晋见的总督大人,而这时,叶名琛却以英法联军俘虏的身份正被游街示众。

    广州城失陷后,叶名琛躲进了粤华书院,他在巨大的悲痛中度过了洋人入城的第一天。第二天,他被部下转移到了左都统署。就在洋人入城的第五天,一队洋人来到左都统署的后花园八角亭,用来复枪对准了他——叶名琛被俘虏了。

    一个叫柏贵的官员出卖了他。

    英法联军获得叶名琛藏身之所的情报后,立即派一百名快枪手前去粤华书院搜寻。结果人去楼空,只剩一个看门人。看门人被押回去严刑拷打,却宁死不招。正在这时,一个投降英法联军的官员柏贵说出了叶名琛的下落。

    在左都统署,洋人的枪队对准了大堂。一个清朝官员端坐着说,我就是叶名琛。

    然而,洋人的军官是见过叶名琛的,这人原是左都统双龄。

    快枪队继续搜查,终于在后花园找到了叶名琛。

    叶名琛被洋人押解着走回英军指挥部。他顶戴花翎,身着朝服,脚穿朝靴。他以两广总督的身份庄严地走着,像是视察战后的广州城。肩扛来复枪的洋人两旁列队,高筒皮靴踏出陌生的西洋鼓点。叶名琛走得缓慢而又滞重,像背负着一个沉重的王朝。无疑,他艰涩的步伐和洋人们很不合拍。但他仍以自己坚强的定力很有韵味地走着,以空前的执拗不屈地走着,终于使整个队伍走得心烦意乱,洋人们不得不时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简介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目录 > 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