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写食主义-3
耳与新的鸡肉丝(一只鸡),煮三是分钟即可取出,“五蛇羹”制成。不妨来看看原创“太史五蛇羹”的炮制过程:“每年蛇季家中特别热闹而繁忙。祖父大宴宾客,秋风乍起一直扰攘到农历年底。‘龙虎凤’似乎是蛇宴的三部曲。龙是蛇、虎是狸、凤是鸡。除了杀鸡司空见惯之外,宰蛇最看不得。桨栏路‘联春堂’的‘蛇王’,下午一早来 到家中,在厨房外的天阶大显身手......到蛇宰好,下锅煮熟后,‘联春堂’的女工架起临时工作桌,赶快把蛇出骨......果狸似只猫,家中常用的是七间狸,狸身有斑白的条纹,狸尾则黑黄相间,共有七节......此时上汤已够火路。厨子把上汤滤好, 汤渣全倒进竹箩去,里面有老鸡、瘦肉及火腿。汤渣统交给邻街一家庭式小食工厂,加料翻制成肉松,卖给小学生作零食。太史蛇羹的汤水固然重要,切工更非寻常,蛇是主料,加上副料如鸡肉、干鲍鱼,广肚、木耳、冬菇、冬笋、生姜及陈皮等,必定要切细而且均匀,由 大厨子李才一手包办,几种佐料亦十分考究。檬叶最显刀工,要切幼(注:细)青丝。我家花园便种了好几棵柠檬树。嫩叶不够味,老叶太硬,只有不老不嫩的方始合格。切柠檬叶丝先要撕去叶脉,叶便当中分开两半,将两半叠在一起,卷成一个结实的小筒,切起来方容易 。而即切即用,香味更新鲜。”“炸薄脆(注:佐羹的脆炸面片)有时由大厨之弟李明代劳,只见他把面团切开,洒好粉,用棍子卷起来,便把棍子拉出去压薄面卷。之后,把面卷摊开,擀薄,又再洒粉,卷起,压薄,擀开,直到面皮够薄了,便切成榄核形小片,投下油镬炸脆,好吃得很。菊花是佐料中 的主角,我家终年雇用四个花王(注:即园丁),两个种菊及料理四季盆栽。蛇羹用的多是自栽的大白菊。另有一种奇菊叫“鹤舞云霄”,状似大白菊而白中微透淡紫,是食用菊花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清洗菊花是女仆的工作。整枝菊花倒置在一大盆清水内,然后执着花柄, 轻轻在水里摇动以去污物。菊花瓣内有时附着细小的蚜虫,清洗后还要在淡盐水内浸一下,蚜虫便会脱落,逐瓣捡出便可上桌了。”“太史蛇宴很简单,以蛇羹为主。首先上的是四热荤,都是十分精巧的菜式,其中一定有“鸡子锅炸”,这是太史筵席的看家名菜,少不得。除蛇羹及蛇胆酒外,并无其他以蛇为主的菜式。果狸是压席大菜,跟在蛇羹之后,通常是斩件用双冬火腩同炆,但一定要加陈皮及炸 香蒜子以辟腥味。祖父......有时会着厨子用广肚件同炆,减去冬笋火腩。广肚沾满了果狸的汁液,味道极其浓郁。果狸上过便是饭菜,有大良积隆咸蛋、炒油菜、蒸鲜鸭肝汤以及煎得香喷喷的槽白咸鱼,上浇些浙醋及砂糖。还有,江兰斋农场特产的泰国种黑壳香米 饭......”“太史蛇羹很简单”——说得何其轻松!其实,真正称得上简单的,乃是江献珠对“太史五蛇羹”念念不忘,推崇备至的道理。她动情地写道:“我们仍以有一个这么独特的祖父而骄傲。一到蛇季,我们又可以告诉下一代,太史蛇羹的太史,就是你们的先祖。而一日如要广 东人仍食蛇,太史蛇羹将永远在食坛上留下美丽的一页。”不争的事实是,“太史五蛇羹”以后不仅变得不那么好吃,而且逐渐从菜谱上淡出。蛇羹其萎,一方面系受到新派蛇馔的冲击,同时也标志着繁复饮食的传统走向衰落之大势所趋,这是后话(参见《食蛇者说》)。身为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的一家之主,江太史每天“下午三时起床,晚上八时中饭,晚饭等同消夜,要在凌晨以后。”江家“除大厨子外,还有西厨子,点心厨子,几位茹素的祖母又有一个专用的斋厨娘,好吃的东西真多”。西厨能在一个地道广府人的家中占据一席之地,系 因江孔殷“当英美烟草代理,与洋人素有交往”,因而“对西菜有一定喜爱”。此外,“口味素广”的江孔殷寓居香港期间,还常去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写食主义简介 >写食主义目录 > 写食主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