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经》的禅学思想与实践
,全部转移到对自我本性的觉悟上来,提倡内求于心,这就是他的顿悟成佛的出发点。
惠能把大乘佛教讲的一切皆空,归之为心中一切空,把空观弓I向内心的世界,在此基础上提出自性真空说。惠能的所谓佛在心中,不是说佛性作为一种实体住在心中,而是说自性真空,即心处在一种空虚的境地。这种空,不是念念思空,而是心中不存在任何意念,连空的念头,以至于连成佛的念头都不存在。惠能认为意念,不定住在任何一点上的这种精神状态,就是佛的境界,也是人的本性。只要靠自己的灵知,一刹那间领悟到心中;本来的空,就可达到佛的境界,这就叫做顿悟成佛。惠能的得法偈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对物质世界作了彻底否定。心空一切空,菩提、明镜自然也就是无树、非台,因为本来就是空无一物的。惠能认为人人本来具备已经觉悟了的主观意念,这种意念无需通过外在的力量,而主要是靠内在的努力去认识它。惠能讲的无树、非台,就是本来清净、本无一物,是对自性的觉悟,也就是所谓顿悟,这是最方便、最简易的成佛法门。
人的自性虽然是空寂的,却不免要受到外界的种种污染,产生形声色味、喜怒哀乐等分别观念,这些都是成佛的障碍。如何扫除这些分别观念而成佛呢?惠能用心性本觉来解决这个问题。印度佛学是讲心性本净的,传到中国后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解释。《大乘起信论》用心性本觉来解释心性本净,实际上是用心性本觉来代替心性本净,惠能接受了这种理论,并运用到成佛理论上,使他的成佛理论别具一格。他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又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以上皆见《坛经般若品》)也就是说,佛性就是本心,心性相通,而本心又具有菩提智慧,这是一种先天而成的智慧。人一旦认识本心,觉悟到自己的本性就是佛性,就可以解脱成佛。这就提出了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依据。
印度佛教认为心性本净,只是由于客尘所染,要想成佛就得去除客尘,恢复本净的心。本净的心怎么可能自己去除客尘呢?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样一来,成佛就相当困难。所以印度佛教各派都把成佛说得很难,主张长期修行。而惠能讲心性本觉,其中觉具有主动、能动的意思。心性本觉的意思是说依靠自身的觉悟,把妄念去除,一旦去除妄念,本来觉悟的心性便显现出来,从而达到佛的境界。
顿悟还是渐修是以惠能为代表的禅宗南宗与以神秀为代表的禅宗北宗两派思想的主要分歧点。北宗主张渐修,认为必须通过长期修行才能逐步掌握佛法而觉悟成佛。神秀的得法偈说的就是渐修,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他认为成佛要经过长期的修行功夫,这也是印度佛教的一种传统说法。而惠能的顿悟说则正好相反,他认为人人自心本有佛性,所以不需要经过长期修行,不需要施舍大量财物,不需要背诵多少佛经。只需认识到自己本来就具备佛性,就可以顿悟成佛。
惠能的顿悟说,不仅完全继承了竺道生的顿悟理论,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竺道生的顿悟说,主要是就悟解方面而言,并不是指修行成佛的宗教实践。而惠能的顿悟主张,则是一条直指本心的成佛途径,是一种最重要的禅宗实践法门。这种法门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点,使人心成为盖天盖地、无所不能的神灵。
在惠能看来,众生(凡夫)与佛之间,并不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关键在于迷与悟。而迷悟之间的转化在时间上是非常短暂的,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刹那之间。他说: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