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经》的禅学思想与实践
忏悔品》)他认为自性(佛性)清净,就像蓝天一样。只是由于无明烦恼的干扰,被妄念的浮云遮盖住了。惠能用日月常明形容智慧,用浮云覆盖比喻世人的心境,暗喻无明烦恼。并说如果能得到善知识的开示,生起智慧,去除妄念,就会内外明彻,豁然开朗,顿现清净自性(佛性),一念觉悟而成佛。
惠能不仅认为世人性本清净皆有佛性,而且认为这种佛性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第一次参见五祖弘忍时,就说出了这种佛性平等的思想: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当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侮称)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行由晶》)这表明佛性是先天而成的,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得道高僧,都同样具有佛性,因而也都有成佛的可能。惠能的这种佛性平等的思想,为禅宗争取到了更多的信徒,从而夯实了禅宗得以立脚的基矗
为了说明人人皆可成佛,惠能还打了一个比喻: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坛经般若品》)意谓佛性对于众生就像雨水滋润万物一样,毫无遗漏,机遇均等。
惠能的佛性论是建立在心、性统一的基础之上的。惠能认为心就是性,性就是佛,自性就是自佛(佛性)。惠能说:佛者,觉也。(《坛经忏悔品》)自性觉,即是佛。(《坛经疑问品》)正因为人人都有悟性,所以人人都有佛性,所谓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坛经般若品》)因此,惠能反复强调:我心自有佛,自性若悟,众生是佛。(《坛经付嘱品》)这样一来,惠能就把心与佛等同起来了,提出了即心即佛(《坛经机缘品》)的观点,这是他佛性论的关键所在,也是他对中国佛性论的一大发展。即心即佛就是说明心与佛没有区别,抽象的佛性与具体的人心融为一体。惠能先把宇宙的本体真如,变成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依据,最后又化为活生生的人心。
佛教有些宗派在论及佛性时,一般都把佛性与人性分开,甚至对立起来,认为人们只有经过不断地修行,用佛性取代人性,才能成佛。这虽然增加了成佛的神圣性,却失去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对佛教的传播不利。惠能的佛性论的一大特色就在于他不仅认为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而且把佛性与人性完全统一起来,去除了成佛的神圣性,代之以生机勃勃的人性,把佛性看成是人的唯一本性,看成是人心的主宰。惠能的佛性论扩大了成佛对象,反映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要求在成佛问题上机会均等的愿望,使禅宗有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基础,有利于禅宗的传播。
惠能认为佛性先天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是一种天赋的本性。因此,惠能认为成佛的方法只有从内心之中下功夫,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坛经疑问品》)意谓如果想成佛,到自身之外是寻求不到途径的,只能从自己的内心之中去寻求途径,从自己的内心之中去认识自己的本性,因为自己的本性就是佛。如果不从自己的内心之中去认识自己的本性,就永远成不了佛,因为自身之外无佛可求。
惠能这种佛向性中作的禅法,突出了自我意识,否定了偶像崇拜,强调了人性的自由自在。惠能即心即佛的佛性论,承认众生自心是佛,从而缩短了众生与佛之间的距离,致使佛性与人性合二为一,为以后的佛教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既然佛性就是人性,为什么会有佛与众生的区别呢?惠能认为佛与众生的区别就在于觉与迷,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坛经疑问晶》)这种觉与迷就是佛性的觉悟不觉悟。自性指个人的心,也叫自心。在惠能看来,佛不在遥远的彼岸世界,而是在每个人的内心之中。自心不觉悟,即使是整天诵经、拜佛、坐禅、建造寺庙,也不过是凡夫俗子而巳。惠能把实现成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