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的禅学思想
(《般若品》)。慧能对于见性还做过形象的比喻:譬如雨水,不从无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人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般若品》)。敦煌本《坛经》则说得更明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大水小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即是说,在见性时,由于全体自身(大海)呈现实相,各种妄见、妄念、偏执(众流)都自动消融于此全体之中。从上可以看出,慧能是自始至终都很重视本自具有的主观能动性的全面的、灵活的作用的。《坐禅品》中说: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忏悔品》说: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渐渐品》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在这里,不强调各种外在的形式(如坐禅、戒定等),而强调主观能动性自身的圆满具足,以及对于它自身的信念。只要这种主观能动性的自身不受污染(无非、无痴、无乱等),而依照其本来面目作用,同时又由于信念所产生的推动力(其实,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全面发挥已包含对自身的信念在内),这样这种主观能动性自身就能在不断作用中得到升华和超越,达到明心见性和顿悟渐修的要求。
我们回过头来看慧能的偈,在《行由品》中,神秀偈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针对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偈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敦煌本《坛经》中,慧能偈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又偈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这几个偈意思基本相同,只是从不同方面加以描述而已,总的说来是慧能是强调本自具足、无污染(本清净)的主观能动动性全体自身的内在超越性。只要这全体显现,任何尘埃、偏执都能通过一念相应的变化而在这全体中得到消融,或者说在这一念的转换中而通达尘埃的全体,这样破了偏执(妄)则全体实相(真)呈现,只是由于偏执而不能看到事物的实相,才会产生尘埃。如果主体自身能够把握、契会自身的般若智慧,那就能消融其中的尘埃,也就能对它们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因为局部的肯定和局部的否定总是相应的,肯定某一事物就是否定和它相反的事物,这样我们的认识就总是处于对立之中,而不能通达全体实相。然而在般若智慧中,我们各方面的主观能动倾向即具体的肯定和否定都处于一体化作用中,从这种般若智慧中流出,分出各方面具体的肯定和否定,不是由于肯定或否定某一对象才产生般若智慧,而是由于有此般若智慧,肯定和否定才成为可能,要领会、通达此种般若智慧,就不能停留于这种具体的肯定和否定的对立中,不然,则不能跳出这种束缚,而看到更全面、全体的东西。再则,若没有偏执,则全面、全体亦不立(存在)而神秀的偈则表明他还是处于这种对立中,所以五祖说他只到门外,未入门内(《行由品》)。
《定慧品》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王维的《六祖能禅师碑铭》,也说到慧能主张定无所人,慧无所依。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慧能在《顿渐品》主张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而五蕴烦恼尘劳引起心地痴:乱,这些都是通过我们的主观性产生。所以定慧等学,就是在心地无痴,无乱的情况上,发挥我们主观能动性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