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的思想与《坛经》的演变
若》观门修学,不为一法,便是涅架;不动身心,成无上道。北齐可禅师,时年四十,奉事达摩,经于九年,闻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言下证如来实无有法即佛菩提。于是蔡(按:蔡,系璨字的俗写)禅师奉事,首末六年,依《金刚经》,说如来知见,言下便悟;受持、读诵此经,即为如来知见。于是信禅师,年十三,奉事经九年,师依《金刚经》,说如来知见,言下便证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于是忍禅师,年七岁,奉事经余三十年,依《金刚经》,说如来知见,言下便证最上乘法,悟寂灭忍。于是能禅师,奉事经八个月,师依《金刚经》,说如来知见,言下便证。能禅师过岭至韶州,居漕溪,来住(按:住,疑当作往)四十年,依《金刚经》,重开如来知见。四方道俗,云奔雨至;犹如月轮处于虚空,顿照一切色像。按照这一说法,则从达摩以至弘忍,都是依《金刚经》,说如来知见。原来流传的那种以《楞伽》相传授的说法,就这样被轻易地给否定了。胡适据此得出结论说:神会很大胆的全把《金刚经》来替代了《楞伽经》。楞伽宗的法统是推翻了,楞加宗的心要也掉换了。所以慧能、神会的革命,不是南宗革了北宗的命,其实是一个般若宗革了楞伽宗的命。(见《胡适论学近着》第一集《楞伽宗考》一文的结尾)根据神会(或者神会系统的人)的虚构,胡适还虚构出了一个般若宗(和楞伽宗)慧能的禅宗,居然变成了般若宗!如果说神会是很大胆的话,那末,胡氏也够很大胆的了!这些很大胆的神话,向我们表明:原来的那种《楞伽》印心说,固然只不过是一种宗教传说;而后来的那种《金刚》印心说,同样也不过是一种宗教传说而已!
禅宗,不但在中国佛教史上,而且在中国哲学史上,都具有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而《坛经》,则可说是禅宗的宗经禅宗的基本理论阵地。于此可以想见《坛经》在禅宗史(以及佛教史、哲学史)上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地位和影响。
人们知道,慧能去世之后,《坛经》几经窜改,因此,也就相继出现了几种不同本子的《坛经》。
胡适在其《坛经考之一》里说:我曾细细校勘《坛经》各本;试作一图,略表《坛经》的演变史:
在这张图(其实,它是表而不是图)里,《明藏》本,只是一种不同的版本,并非独立的《坛经》本子(而且,《明藏》本《坛经》,并非一种,只提《明藏》本,也太笼统。同时,胡适又说:《明藏》本即是契嵩改本。则所谓《明藏》本也者,其实就是指的契嵩本。如此,不称契嵩本而称《明藏》本,尤为不妥。)《曹溪大师别传》,也不能同《坛经》并列,因为它并不是一种不同本子的《坛经》。剩下的,就是敦煌写本(法海本)、契嵩本和宗宝本的三种不同本子的《坛经》了。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被胡适称之是人间第二最古的《坛经》(《坛经考之二》见同上书)的惠昕真本(同上)《坛经》,胡氏却没有把它列入图内。在为表明《坛经》的演变史而作出的几种不同本子的《坛经》的图表里,竟然没有人间第二最古的惠昕本《坛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严重疏漏。
印顺法师在其名着《中国禅宗史》第六章(《{坛经)之成立及其演变》)第三节《{坛经)的变化》里说:《坛经》的各种本子,从大类上去分,可统摄为四种本子:敦煌本,古本,惠昕本,至元本。(272页)敦煌本,即敦煌写本,亦即法海本。印公说它是《坛经》现存各本中最古的(266页);特别是关于慧能事迹的记载,最为古朴(277页)。而所谓古本,则一定是将《别传》的传说,编人《坛经》而成。同时,慧能与弟子的问答机缘,传说在当时的,也采录进去,成为繁杂的古本。这虽被称为古本,而成立的时代,要比敦煌本(780800),《别传》(781),《宝林传》(801)迟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