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慧能《坛经》顿教禅法论义
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大正藏》册48,页353上)这段更明显突出无住作为修行方法的功夫论观念性格。又,在印顺《精校炖煌本坛经》中,考订为神会法系坛经传宗本的一段文句说到:和尚本是韶州曲江县人也。如来入涅槃,法教流东土,共传无住,即我心无祝(下编10-2)(《大正藏》册48,页345中),则尤其点明无住正属于是慧能顿教为了指导学众禅观功夫而提出的一种修行方法论观念。

    [65]引见宗宝本《坛经》;《大正藏》册48,页352下。

    [66]引见炖煌本《坛经》;《大正藏》册48,页339中。

    [67]并见炖煌本《坛经》;《大正藏》册48,页339上。

    [68]宗宝本《坛经》载慧能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要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详见《大正藏》册48,页351上。)显示慧能固然尊重师教的意义与作用,但却不定谓须从他受学才能得解脱的自悟自修立常

    [69]慧能禅法所以为顿教,慧能所以说要顿悟、顿修,同时可从这里寻获作为理解的思想基础;而关于这一部分的义理探讨,则请参阅后学硕士论文第五章。佛教一般都是从圣智境界的自证必须一了百了,不能再有阶位分别的这种客观立场来说顿悟的,譬如道生(西元355~434年)的顿悟成佛说。慧能禅法的顿悟观念当然并不排除这种根本义理的肯定,然而,除此之外,由心念当下活动说顿,从一念转迷成觉说顿悟,慧能禅法教说中的顿悟、顿修或顿教等,显然是倾重就此基础而建立的观点。请参见陈平坤《论慧能会通般若与佛性的顿教禅法》,页170~181的讨论。

    [70]引见《信心铭》;《大正藏》册48,页376下。

    [71]引见《楞伽师资记》;《大正藏》册85,页1287中。

    [72]关于以下二、三段说法的详细论述,请参见陈平坤《论慧能会通般若与佛性的顿教禅法》,第三章。

    [73]请参见释圣严〈六祖坛经的思想〉,页153。

    [74]引见《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大正藏》册14,页548下。

    [75]引见《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大正藏》册14,页554下。

    [76]鸠摩罗什《维摩诘所说经》译为无住者,在支谦译的《维摩诘经》(《大正藏》册14,页519上~536下)中,一般作不住。从语言表层看来,不住之于无住,功夫论意味便显得较本体论来得更为浓厚了。

    [77]引见《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大正藏》册14,页547下。

    [78]这些有关修行的功夫论观念,主要是在不住一词上体现的;譬如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大正藏》册14,页539下)、不著于相,亦不住无相:是为入不二法门(《大正藏》册14,页550下)等等。请参见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或支谦译《维摩诘经》。

    [79]引见《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大正藏》册14,页541中。

    [80]譬如,吕澄就认为无住为本源自《维摩诘经》;请参见吕澄《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82年,初版),页245。

    [81]就三无而言,无念、无相与无住可谓是同一功夫的不同表语。不过,从语词使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慧能《坛经》顿教禅法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