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坛经》顿教禅法论义
境相;当慧能说: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大正藏》册48,页340下)时,无念便与般若观慧是同义的观念,那么不论修行主张顿或渐,都要通过般若观慧实现解脱成佛的目的,禅修方法的根本或原则,自然不能不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了。
[36]炖煌本《坛经》,无念出现14次,无相出现13次,无住出现9次;在宗宝本《坛经》中,无念出现16次,无相出现13次,无住出现8次。当然,概念出现的次数多寡,并不足以证明该禅法重心便由出现次数较多的概念表现。不过,同样是属于教授方法的观念,将概念出现次数多寡作为一项佐证,应无可议。就中更重要的是,无相虽然出现次数与无念不相上下,却主要是在标称偈、颂时使用的概念;譬如无相戒(《大正藏》册48,页337上)、无相偈(《大正藏》册48,页337下)、无相颂(《大正藏》册48,页341上)等。不过,无念则可谓是与般若同义的观念;无念行也就是般若行(请参见炖煌本《坛经》;《大正藏》册48,页340下)。般若行是顿教的禅修心要所在,无念自然成为慧能开示时最主要的方法观念。又,检视《坛经》内文,慧能解说无相、无住这两个方法观念的内容,也不及无念详细。由此可见,无念确可说是慧能传授禅修方法时的重心所在。
[37]炖煌本《坛经》:无念者,于念而不念,宗宝本《坛经》作无念者,于念而无念(《大正藏》册48,页353上)。不念和无念如果不严格分别,意思并无不同。不过,依慧能禅教以开示修行方法为其宗趣所在一义来看,那么,于念而无念(状态之描述)同于念而不念(功夫之劝教)相较下,更有对人实存状态做形容的倾向,不如炖煌本语句更具有劝教的意味,而能符应慧能禅法要求实践的精神。
[38]引见炖煌本《坛经》;《大正藏》册48,页338下。
[39]对于意识,如果方便地使用本质(essence)和属性(at)的观念架构来理解,那么,分别作用可谓只是意识本身的属性,而非其本质;因为,即令业已解脱的觉者,意识无疑仍须是存在的。不过,这并不妨我们可以认为:解脱者的意识结构或内容已然产生了一种本质性的改变,于是与凡夫的意识活动有了明显的差别。事实上,在佛教传统中,譬如瑜伽唯识学派正有对此差别的明确区分,也就是称凡夫层次的意识活动为识(梵语vij?āna)或分别智,而将解脱圣者的心识活动名为智(梵语j?āna)或无分别智(梵语nir-vikalpa-j?āna)。
[40]引见炖煌本《坛经》;《大正藏》册48,页340上。
[41]类此型态的语句,在《坛经》里所在多有,譬如:自悟修行,不在口诤,若诤先后,即是迷人。不断胜负,即生我法,不离四相(《大正藏》册48,页338中)、自色身中邪见愚痴迷妄,自有本觉性,将正见度。既悟正见,般若之智除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烦恼来菩提度:如是度者,是名真度(《大正藏》册48,页339中)、自法性有功,平直是德。佛性外行恭敬;若轻一切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德。自性虚妄,法身无功德。念念德行,平等直心,德即不轻,常行于敬(《大正藏》册48,页341上~中)、人心不思,本源空寂,离却邪见,即一大事因缘。内外不迷,即离两边。外迷著相,内迷著空;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不迷。悟此法,一念心开,出现于世(《大正藏》册48,页342下)、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