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维摩诘经》思想对《坛经》思想之影响
外境没有分别相是名为禅,在内心不乱是名为定,这是指外禅内定。从事实来看,禅都有内、外,但是,坐是只有外,定也是只有内。因此,在禅、定、坐中的核心概念是禅。禅统一了外坐和内定,把外身和内心完全统一起来。这样慧能就否定了宗教仪式的根据,也否定了打坐修禅的根据,也否定了渐修的根据,而主张顿悟成佛思想。慧能这种禅法完全符合于定慧体一不二的不二法门思想。

    在《坛经十三》里,慧能说:

    定慧体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

    又,《坛经十七》中说:

    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维摩经云: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

    这就完全否定了定慧为二说法。佛教传统说法是先定后慧,即首先达到断绝见闻觉知的人定状态,然后发出来真正的智慧。这种说法与离开烦恼而得到涅架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而慧能认为,定和慧不能分开而说的,它们是精神的两面。定是慧的本体,慧是定的作用。自性虽然有见闻觉知的意识活动,但是没受到万境的污染,而自由自在。这就是《维摩诘经佛国品》宣扬的自性,对于外境能好分别一切法相,而内于真空上如如不动的内外不二思想。慧能的定慧体一不二思想,特别对临济禅有相当深刻的影响。临济宗的参话头方法是不离意识而保持无杂念的禅定状态,这就是玄觉在《证道歌》中所说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追求平常心是道的境界。

    这种思想还根据于《维摩诘经弟子品》中,维摩诘批评舍利弗说:

    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

    这把道法和凡夫事、烦恼和涅槃统一起来。这种思想,慧能也继承了,并发展为即烦恼是菩提、变三毒为戒定慧不二法门思想。慧能又强调心不住法即通流时,引用了《维摩诘经》里维摩诘不合呵舍利弗宴坐林中的一句话。

    在《坛经三O》里,慧能阐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时,又引用过《维摩诘经》的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说法,他说:

    不悟即是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维摩诘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即时豁然是指顿悟,还得本心是指得契本性。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就是顿现真如本性的意思。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这句话出于《维摩诘经弟子品》,其原文为:

    我(富楼那)昔于大林中在一树下为诸新学比丘说法,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富楼那,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识宿命,曾于五百佛所殖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这里,维摩诘认为,要先当人定观此人心,确定此人有大根器,然后才能使大根器者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因为能了解他人的根源或者根之利钝,才能正确地引导他人,因而他人立即豁然开悟而恢复本心。在《注维摩诘经弟子品》里,僧肇解释先当人定观此人心说:

    大乘自法身以上,得无碍真心,心智寂然,未尝不定,以心常定,故能万事普照,不假推求,然后知也。小乘心有限碍,又不能常定。凡所观察,在定则见,出定不见。

    按照僧肇的说法,这种有大根器的人,即自法身以上的大乘菩萨,虽在日常生活中,但心常定。这与慧能宣扬的定慧体一不二思想完全是一样的。慧能也继承这种上根之人之心常定思想,宣扬上根人顿悟成佛的思想。而且慧能提出迷是众生,觉悟是佛的理论,进一步发挥上根人的理论。在《坛经三O》里,慧能说:

    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维摩诘经》思想对《坛经》思想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