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坛经》中的中国式言说
宇宙中自由呈现,即宇宙不执着于其中的某种东西而只让这种东西呈现。同样地,世人性空,亦复如是,人正因为自性空,所以能无所执着,能成就一切万法而对万法无有分别,尽能含容(人们做不到,乃是因为他们没有体悟到自己本有的自性空)。可见,人之自性空并不是闭目塞听,心中什么也不想,从而什么行为也不作,什么现实也不接触;恰恰相反,人之自性空乃是心中任运所想,从而该作时作,充分地与现实接触。在《坛经机缘品》中有这样一个记载: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注:指慧能)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不难看出,卧轮禅师的四句偈与慧能的四句偈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所谓自性空,应该是慧能的四句偈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心的活泼泼的活动,而不是卧轮禅师的四句偈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心的死寂不动。总之,《坛经》告诉我们,宇宙因为虚空,所以能含容万物;同样道理(《坛经》中多次提到心如虚空),人因为自性空,所以也能含容万法这完全是中国式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它完全消解了佛教空的形而上学晦涩性,使其变得富于感性色彩;同时也完全阻断了中国人将空理解成无(在汉语中,空有无义)的通道,从而使佛教的空对中国人来说变得更加亲切而容易被接受。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对人心之空的理解在疑为中国人自己假造的《大乘起信论》中亦有表现,如该论在界定本觉时如是说: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

    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心体离念即为空,这种空等同于虚空界,能够含容一切,无所不遍这与《坛经》对空的理解是完全一致的。当然《坛经》中还进一步以心量广大来说明基于与宇宙虚空同构的人的自性空,这简直就是画龙点睛之举。我们都知道,心量广大可以说是中国人日常的土语俚言,印度佛经中并没有这样的说法。试想一个人能展现自性空,便没有了我执;没有了我执,便不再着一切相(正如《金刚经》中所说的那样);不着一切相,便能含容一切万法,这不是心量广大又是什么?人自性空的作用正是这心量广大。窃以为,心量广大一语真是将佛教空的中国化表达推到了极致,无出其右。

    二、以体用说定慧及其它

    佛教诸说,不出所谓的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防止身心作恶;定即禅定,止息心之散乱;慧即智慧,观照诸法性空而去惑证真学此三法能到涅架,故称三学。三学之间并非是彼此不相干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如《三藏法数》卷九中曰:

    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

    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

    现在我们只来考察戒定慧三学中的定慧两学。按照刚才《三藏法数》中的说法,定慧之间的关系是非定无以生慧,也就是说,定能生慧,而且只有在定中才能生慧。对于定慧之间的这种关系,《坛经定慧品》运用中国思想史中常用的体用范畴来加以言说,其曰:

    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

    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

    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善知识,定

    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

    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

    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坛经》中的中国式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