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坛经》神秀偈


    悔,愿罪除灭,永不起五逆罪障重罪,如明珠没浊水

    中,以珠力故,水即澄清,佛性威德亦复如是,烦恼浊

    水皆清净。汝等忏悔竟,三业清净,如净琉璃内外明

    澈,堪受净戒。

    谓身口意三业罪除,恢复本来佛性,明净如明珠,清澈如琉璃,与明镜的喻意相同。查记神秀开法的文献,明镜之喻不多见,而是其他出自秀弟子或再传弟子之手的北宗文献,明镜之喻彼彼皆是,试举数例。

    1)张说为神秀作铭,概括他的禅学为心镜外尘,匪磨莫照。

    2)净觉曾受神秀禅法,所撰《楞伽师资记》(大正藏2837)记禅门历代师说,明镜之喻特多,如宋求那跋陀罗下:大道本广遍,圆净本有,不从因得。如似浮云底日光亦如磨铜镜,镜面上尘落尽,镜自明净。

    又如道信禅师下:正如来法性之身,清净圆满,一切类悉于中现。而法性身,无心起作,如颇梨镜县于高堂,一切像悉于中现,镜亦无心,能现种种。

    又普寂禅师下:神秀传法多人,普寂等四弟子,照世炬灯,传颇梨大镜。

    对北宗人来说,传灯传镜,同为禅门传法的比喻。

    3)题为忍和尚撰的《最上乘论》,亦以磨镜为五祖所传守本真心禅法的比喻。我既体知众生佛性本来清净,如云底日,但了然守本真心,亡念云尽,慧日即现如磨镜尘尽,明自然现

    念念磨炼莫住者,即自觉见佛性也。

    由此看来,神秀的磨镜拂尘,是东山传法。不过,他除了持弘忍所授楞伽经义之外,更加入了《起信论》为主导理论。那么,神秀等诸楞伽禅师及其门下用镜喻心的惯例,就可以理解了。

    《楞伽经》说众生本具佛性,就以明镜比喻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第八识)。镜中影像,是心理活动的产物。因为识心(前七识)遇外境、起念攀缘,呈现虚妄假像,是不真实的。修行人当磨镜尘,断妄想,见镜体清净,证自觉圣智。

    《起信论》亦云:

    诸佛如来离于见想无所不遍,心真实故诸

    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而说自然,

    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

    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

    此处所言法身是从理上说,若从心说就是如来藏识在觉的本来状态。觉即是佛心;同一心若坠于不觉,即是众生心、识心、妄心。净镜比佛觉心,《起信论》更再细分四种觉心的性相,所谓如实空镜、因熏习镜、法出离镜及缘熏习镜。(大正藏1666页576下)

    可见东山法门至神秀北宗的镜喻修辞,一与沿用的经典术语有关,二与经典连系的信仰理念有关。其中最关键理论在:1)佛性论:众生心与佛心的理论关系及其中包涉的心理认识。2)宇宙本体论:真如本体缘起的世界观。整北门的拂尘磨镜工夫理论和实践,都由此基础展开。本来,由达摩壁观以来,都重实践,少言说。到了唐代,东山法门在学院理论和重视文字翻译的时代氛围下,不免加强了《楞伽经》为教理标志,神秀又参入《起信论》,其重学理分析的经典倾向,又比弘忍要明显一些。

    此种倾向应当一直维持,到普寂门下一代不改。神秀死后50年间,南宗崛起,一方面禅门南北对峙之势已成,另一方面禅人南北转学的情况普遍起来。疑是北人投南的沙门慧光所撰的《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推测当成立于8世纪中叶左右,且明白是北宗理论。带浓厚起信色彩,其中解说佛法身,仍引用起信的觉义。此外又疑,更渗入了法相宗的八识阿梨耶的大圆镜智。可见一门宗教理论说法修辞,有一定的纵向承袭,又不能不考虑横向的时代习染。神秀及其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坛经》神秀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