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的基本思想和禅学意义
成佛只在一念之间,只是对即心是佛的刹那直觉和体悟,那么,传统佛教所主张的读经、念佛、坐禅等一系列修习功夫,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传统佛教重视诵经,惠能却主张不假文字、当令自悟;传统佛教提倡布施、造寺、立像等功德行为,惠能却视之为修福而非积功德,竭力反对;传统佛教主张念佛往生西天,惠能却指出,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念佛不能成佛;传统佛教强调坐禅用功,惠能却以为坐禅是障道因缘,提出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真心这一新观念;传统佛教鼓励出家修行,惠能却认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这样,惠能就在一向重视他力信仰、崇拜诸佛菩萨、宣传布施积德的中国佛教中,另外开创出依靠自信自力、主张自我觉悟、反对巨资布施的派别。惠能禅宗的创立及其顿悟学说的提倡,掀开了中国佛教史上崭新的一页。
但是,这新的一页的揭示,并不意味着摆脱佛教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惠能的顿悟学说,其理论基础之一,是涅架佛性论和般若性空观。
惠能心性论的起点,是将人的心性一体而二重化。他以《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说为依据,视世人之心既是真心、清净、觉悟,又是妄心、染污、烦恼。从体用关系上看,便有定慧体一不二说以及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的无念说。真心、清净、觉悟即是佛性、性净之心;妄心、染污、烦恼即是自心、具体心。惠能认为,无明烦恼与真如佛性同时先天具有,所以说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净性于妄中,但正除三障。因此烦恼即是菩提、自心自性真佛(《坛经》)之说也就由此而成立。
宗密曾说:迷起一切烦恼,烦恼也不离此心;悟起无边妙用,妙用亦不离此心。妙用烦恼,功用虽殊,在悟在迷,此心不异。欲求佛道,须悟此心(《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这种迷悟一体的心,便是惠能所说的心。《坛经》所谓不信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佛性,都将自心与本性联系在一起,从现象的自心人手,达到本质的本性(真如佛性)的领悟。简约地说,也就是识心见性。识心是用,见性是体;从用上见体,由体而起用。表面上似乎分作先后两步,实际上却只是一步,因为自心与本性原本体一不二。所以修行方面排除了楞伽师们看心看净、念佛坐禅的繁杂手段,不必去除妄念,只要自心的刹那了悟。他说:佛是自性作,莫向身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一旦觉悟自性(佛性),就是解脱成佛。
定慧等学、无念为宗、无住为本之所以成立,是以自心与本性的体一不二为基础的。并且,以惠能的这一思想为前提,后期禅宗无作无修、任其自然的风格才得以形成。
惠能在谈到智慧与妄念、清净与烦恼的关系时,有如下的比喻:
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慧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参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看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坛经》)这一比喻出自如来藏思想。如来藏者,意为真如产生一切染净、善恶之法,虽自性清净,但因客尘障蔽而有烦恼不净。因如来藏人于众生心中,故人人皆有佛性。当初,达摩禅也是接受如来藏思想而建立起来的;这一点上,惠能禅没有完全与达摩禅决裂,而是继承、发展、改造了达摩禅。
事实上,即心即佛之说已是许多大乘经典的共同观念,早已为佛教学者所普遍接受。问题在于,第一,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惠能对佛性与人心、真心与妄心的关系,着重从一体关系上予以强调,引向顿悟解脱;而楞伽师们则把它们的关系从不同功用方面去说明,突出染净对立,导致息妄渐修。第二,楞伽师在佛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