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别靠我太近!
不算透彻。我们是可以看到个性和意识的变化的,只不过需要有人来提示一下。具体情形如下:人的年纪越大,大脑就能更好地从俯瞰的角度来观察进化。我如今的兴趣和三十五年前的可差远了。虽然有些兴趣——比如达尔文主义——被保留了下来,但还是根据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他一些兴趣则彻底改变或翻新了。在少年时期,我很不喜欢经济学,觉得它特别无聊,一点也不好玩。而如今,我尽量不去看这类书,是因为担心被一个有趣的领域吸收进去,从而耗光精力。现在我喜欢的颜色、食物、艺术、幽默、兴趣、与人相处及度假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又有多少人还跟轻狂的二三十岁时期的自己,拥有相同的政治或宗教信念呢?那什么,记忆不都还在吗?让我抓住小尾巴了吧?您说的没错,可是记忆每年都会被重新上色,其中的价值和感觉是不一样的。记忆是前一段人生遗留下来的纪念品,不断经历着重写,所以说,人脑的记忆部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总结一下,我得出的结论是:与十几年前相比,今天的我是另一个“我”。我成了另一个个体、另一个人,和我年轻时是两个人,虽然我们有着同样的名字。

    您想象一下,如果像漫画中写的那样,真有一种时间机器可以回到从前。再想象一下,我坐着那台时间机器飞回童年时代,和那时的“我”相遇了。

    我不会告诉那个年轻人,我是他将来蜕了皮、比当初理智了一些的那个版本,不然他肯定会气呼呼地瞪着我,然后发现我跟他的父亲长得还挺像。父亲要是听到这样的话,应该会很开心。我跟那个年轻的家伙能处得来吗?他会怎么看这个年长的人呢?我们能够友好相处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不过那样的话,我就得跟他——一个与我有着同样姓名的人——四目相接。天哪,我不存在了!不同的“我”存在着或者曾经存在过。做这种推论的时候我可得小心了,因为它意味着我不可以再使用那些已获得的学位,那是另一个人的学习所得,所有考试我都得重新参加一遍。还有,我的婚姻也早已不存在了,是另一个人娶了另一个女人,而她也不再是如今戴着我送的戒指的那个人,看来我们得重新去趟市政厅了。我也不再是父亲、爷爷、兄弟……我正受益于那些先于我的人的努力,那些努力学习、通过考试、谈了恋爱、结了婚、生了孩子的人。我的房子还是我的吗?为什么我跟以前的那些“我”有着同样的名字?难道我就不能有个新名字?一会儿该有人来告诉我这是投胎转世了,每一个“我”都是前一个“我”的重生。

    出生时的那个你早已不存在了,这听上去还是挺刺激的,对吧?不过现在是时候冷静下来了。就像电影情节突然被一个煞风景的人打断,一切紧张气氛消失殆尽。在我的故事里,那个煞风景的人从出生起就没有变化过,也就是说,他的基因基础——即所有的基因,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除了几次对人类的基因核心毫无影响的突变外,我们仍然承载着早先从父母那儿得到的基因。基因是信息的携带者,决定了人体或行为的某个特征将如何在一定的环境里得到发展。基因列出了规定,要求身体组织必须接受替换,环境发生变化时,大脑也要重组系统。倘若一切耗尽,身体就会被丢弃,不过大多是在新身体——也就是孩子们来到世上之后。他们会将基因信息保留并传承下去。

    现在我们把一切都排成队,会发现拥有外表和行为的身体不断被丢弃,身体所体现出来的好处是一时的。而基因正相反,更注重长期效果,它们的终极目标(当然不是什么有意识的目标)是将信息一代接一代不断地传递下去。为此,身体被拿来使用,成了基因持续宣布和散播信息的一种机制。就像纸作为一个想法的载体,通过复印将纸上的想法广而告之一样。纸可能会燃尽,而想法不会。理查德·道金斯早在其1976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达尔文告诉你,为什么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简介 >达尔文告诉你,为什么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目录 > 别靠我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