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一个什么古迹,称她为爱国华侨……”
他说:“华侨?中国人,住在外国,才能称为华侨啊……她现在不应该算是个美侨吗?……”
潘藩笑说:“现在谁还对这些个称呼较真?……你问她究竟算个什么身份?说实在的,恐怕她自己也闹不清呢!……她肯定已入了美国籍,户口在美国;可是她常住北京;当然她经常飞来飞去,国内国外,但是我的印象,起码我认识她这二年,她呆在北京、住在这个宅子里的时间还是最多的人……她原来北京也没户口……她好像在家乡开了个服装公司,还有美容院什么的,可据我所知她在北京还没投资设点……她说她喜欢北京,喜欢这儿的文化氛围!……她几乎每个周末,至少每个月,要在这儿开Party,每次除了熟客,也总会出现新客……”
他说:“广交朋友啊……三教九流……”
潘藩纠正说:“NO!她这儿可并不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容纳……她这儿基本上是个热衷西方文化的中国人圈子……而且这儿不搞那些俗不可耐的名堂,这儿标榜高雅,一切以西方本季,甚至本周的时髦文化为谈资……比如今天,就有个大的话题……一会儿我们将集中到她这儿的视听间里,共同观赏本季巴黎歌剧院新排的《俄迪浦斯王》,那是她一位朋友昨天刚从巴黎带来的光盘,这光盘据说前天才首次在巴黎出售,并且是限量发售……据说这回的演出是人偶同台,就是活人和大木偶一起在台上演出……一会儿看吧!……”
他感叹道:“北京已经有这样的社群了吗?如此高雅的西方文化鉴赏圈!……这岂不是真地在进行‘文化殖民主义’的渗透了吗?……”
潘藩笑道:“你这人!动不动上纲上线干什么?……这总比挤在一个臭烘烘的屋子里看西方‘毛片’、‘黄带’强吧?也比那种唱点《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什么的卡拉OK更有意思对不?……”
他也笑了:“我是在代卢仙娣上纲上线啊!……她是常客吧?这个‘万国通宝’!她岂能放过这块肥肉!……”
潘藩说:“她呀,我还真没带她来过……什么‘万国通宝’,现在谁能‘万国’亨通?山外青山天外天!北京这地方,如今是楼外有楼、池外有池啊!……卢仙娣她恐怕根本就不知道莎茜和这儿的Party……我想莎茜对她这种人也不会感兴趣……莎茜说过,她的沙龙只向创造者开放,她欢迎能开花结果的树木,而不喜欢寄生在树木身上、靠吮吸树木血液生活的木耳!……哈……”
他便问:“那么,来这儿的‘树木’你大半都认识啦?”
潘藩说:“认识不少……有民间画家,他们的画一般并不出现在公开的展览会、画廊或拍卖会上,而是通过这种沙龙,寻找知音和收藏者,也就是给予他们资助的人……莎茜除了自己偶尔收藏一些,也介绍给其他外国人一些……还有一些仍在搞手抄本的诗人,他们大都自称‘后朦胧诗人’,偶尔也在有人赞助的情况下,用跟出版社‘合作出书’的方式,印一点诗集出来,卖是卖不出几本的,他们主要是拿来送人……还有就是搞作曲的、美声唱法的歌唱者,搞器乐演奏的,跳舞的——跳芭蕾和跳平脚舞的都有……演话剧的,演电影的……对了,祝羽亮来过这儿……像你这样的写小说的,也有;不过我遇上的都很年轻,他们谈吐间一般都根本不会提到你这种人,他们公开发表作品不多,可是给人的印象却很高产……对了,这个沙龙有个自然形成的特点,就是不谈政治……”
他说:“莫谈国事……”
潘藩很不以他的口气为然:“……并没有人出来禁止,我也从没听莎茜这么要求过……是来这儿的人确实对政治不感兴趣……也许他们的创作里难免有某些政治因素渗入,但我相信那也都是潜意识里的产物……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