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在文革浩劫中
开场合露面,直到1973年,才被通知参加集会。紧接着,大参考也送来了,朋友间的信函也多起来了。许多几十年的老朋友,也时常登门晤谈,说些陈年往事,也谈些外界情况。
但是,茅盾确实是一个自己站在雪地里,还给别人送温暖的人。已经被打倒的老朋友冯雪峰来看他,两人多年不见,骤一见面,好生感慨,茅盾觉得冯雪峰怎么会病成这个样子,十分关切。后来骆宾基为聂绀弩的冤案,托茅盾转诉周总理。茅盾听完后说:“聂绀弩这个人我是知道的,鲁迅先生也很器重他。让我向周恩来总理讲几句话,也是愿意的。可是,总理正在住医院,能不能在最近见到还是问题,就是有机会见着了,是不是能说上几句话,能提出这个问题,也得看机宜。”
骆宾基又和茅盾说起冯雪峰,骆宾基告诉茅盾:“我刚去看望过冯雪峰,他已确诊肺癌,吃中药必须得配麝香,但这药很珍贵,又难买,家里人正为此犯愁呢!”
“麝香,我倒是有的,是50年代尼泊尔王族代表团的贵宾赠给的礼物,我留着没有用。等我找出来就给他送去。请你劝他安心养病,不要烦躁。”
茅盾一听,说道。
骆宾基告辞后,茅盾立刻拖着年迈的身子,让人给找出麝香,正巧胡愈之来,就托胡愈之立即给冯雪峰送去。
1974年,姚雪垠在艰苦条件下完成了《李自成》第二卷初稿,在困境重重的情况下,寄给茅盾审阅,茅盾尽管自己右目0.3视力,左目几乎失明的情况下,仔细辨认了姚雪垠的初稿,并记下要点和修改意见然后给姚雪垠写信,从艺术构恩,人物描写,都提得切中肯綮,对此,姚雪垠感激得难以言表,他曾用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茅盾的无限敬佩和爱戴之情:
笔阵弛驱六十载,功垂青史仰高岑。
平生情谊兼师友,晚岁书函泛古今。
少作虚邀贺监赏,暮琴幸获子期心。
手浇桃李千行绿,点缀春光满上林。
姚雪垠这种感激之情,在茅盾寂寞的晚年,添了一抹春色,也给茅盾许些慰藉。
1974年12月12日,茅盾离开了住了25年的文化部小楼,迁到交道口南大街后园恩寺胡同13号。茅盾离开小楼时,把夫人孔德沚的骨灰盒也迁到新居,仍和往常一样,放在自己的卧室里,朝夕相伴。
这一段时间,茅盾在与一些老友晤谈,与亲戚通信外,余暇时,也专门读史,以寄托自己的心情。1973年夏天,茅盾读史有感,写了一首七律《咏史》:
湖海浮沉词千首,老去牢骚岂偶然。
漫忆纵横穿故垒,却怜容与过江船。
美芹十论徒传世,京口壮猷但隔年。
扰扰鱼虾豪杰尽,放翁同甫共婵娟。
这首咏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诗,表露诗人茅盾愤慨心情和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这首诗,在身处逆境的友朋中广为流传,给许多老朋友于信心和力量。
1973年11月,茅盾又作诗一首,以经验之人,表露自己的心声和信念:
沉舟破釜决雌雄,旧耻重重一扫空。
正喜阵前初砍纛,却传幕后谋藏弓。
仰人鼻息难为计,自力更生终见功。
两霸声威朝露耳,万方共仰东方红。
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病逝了,举国哀痛。茅盾听到消息,老泪纵横,悲痛万分,他含泪写了《周总理挽诗》:
一
万人号啕哲人萎,竟传举世颂功勋。
灵前恸极神思乱,挥泪难成哀挽文。
二
衣冠佩剑今何在?
伟绩丰功万古存。
锦绣江山添异彩,骨灰撒处见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