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附录
今这个社会里受到的压抑,想

    探索人性方面的一些东西。

    附录二

    何顿:“晚生代”与世俗关怀

    一、

    作为今年6月份出版的《小说界》封面人物,坐在我面前的何顿已经少了那把钢刷

    似的络腮胡子,在家里穿着短裤打着赤膊,吸着“白沙”烟,说一口长沙话的随意侃谈,

    使我更为真实地感觉到他以及他那让人吓一跳的小说境界。

    文学界最近冒出个“晚生代”的名词,以区别于前两年着眼于世俗生活描述的“新

    写实”作家群,如刘恒、刘震云、池莉、苏童等,而何顿便被认为是“晚生代”的代表

    人物之一。这种直面俗世的胆略和平淡如水的手法,构成了“晚生代”作品的逼人风景。

    然而等我问起何顿对这一界定的看法时,他却说,什么“代”不“代”,都是评论家的

    划法。他只认一条,就是把小说尽量写得“像”,写得让人看后“哦”一声。就这么回

    事。

    1993年起在发表中篇小说《生活无罪》而引人注目的何顿,以后便在《大

    家》、《钟山》、《上海文学》等纯文学杂志上屡屡亮相而一发不可收拾,且让熟悉和

    不熟悉他的人读完后都会或长或短地“哦”一声。其中,《我们像葵花》、《就这么回

    事》、《我不想事》、《弟弟你好》、、《太阳很好》等尤为引人注

    目。前两部(长篇)已分别被杜宪和张艺谋购去影视改编权。何顿现已经出版了4个中

    长篇小说集,另有一套多卷本的文集正待出版。在人们言及纯文学便有点理不直气不壮

    的如今,何顿的作品却在一部又一部不经意地冒了出来,无疑有点让人惊奇。

    二、

    因仰慕美国军事奇才巴顿将军而将自己改名为何顿的他,其实早在1989年就开始发

    表作品,只是到了1993年在发表中篇《生活无罪》,反响很大,才使他从文学

    梦的低谷中走出来,并因此鼓足勇气。在人们纷纷下海的年月,他却由一个干了好几年

    装修的小老板抽身而出,坐到家里的电脑前,一个字一个字地铺就他的专业文学之路。

    何顿作品充满一种对都市世俗生活的关怀。他以前也写过农民、教师、大学生等,

    但真正找准自己位置的是对90年代社会经济变革中所冒出的都市“新人类”的刻画。从

    学校辞职职到自己干装修一行的经历,使他有可能与这些形形色色“在社会上混”的人

    接触,并且有时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混”在长沙话中是要有一点本事才可在社会上

    立足的,一个“混”字道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这些人是新的市场环境中的

    存在,他们不靠工资收入来养活自己,而是在市场中获得生活的基本资源,靠削尖脑袋

    去挣钱,并在其中获得心理和肉体的快慰。他们不是大款,他们是自己给自己打工的一

    群人:也许只是开一摩托车修理店或一个摈榔烟摊,搞一个时装精品屋或者家用电器店,

    或者买一辆中巴开开,贩赎和走私一点洋烟与电器,顶多成为一个装饰公司的老板或者

    一个百页窗帘厂的厂长、歌舞厅的经理。他们构成了整个城市的予盾方面。他们的情感

    倾诉和行为方式与80年代初刚刚开放时的地摊主儿们不可同日而语,却又是那样一脉相

    承。他们中许多人都是凭本能欲望而讨得一份生活。金钱与性是他们毫不隐讳的人生快

    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荒原上的阳光简介 >荒原上的阳光目录 >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