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竹林七闲
腾而起,扑九霄而入云汉,破虹霓而贯日星。此音一出,远处那警笛竟哔哔剥剥好似裂竹爆仗一般地破了、断了、再也发不出响声来了。啸声亦随之渐柔渐止。

    “这——是《孤竹咏》!”李绶武失声叫道:“太初!这啸曲犹古于、《兰台操》、《夷齐引》与《绛云令》,号称乐中之隐;你,你是如何得知此曲的?”

    赵太初啸罢,意味深长地凝视着问话的李绶武,道:“不是这一曲《孤竹咏》,我还引不出绶武的高言妙论呢!”说时眼眶一红,竟扑蔽簌落下泪来。好半天,他才深吸了一口气,止住哽噎,道:“你我兄弟七人之中,除了万老之外,就以绶武的韬略最高、学养最厚、识见最精,即使是拳脚兵刃上的伎俩,也不在孝胥之下;观天知人的方术,更教我这摆卦摊的郎中汗颜。今夜我们这一会,想来应该就是永诀了,试问:阁下仍旧大隐不言、大音希声,连句知心告别的话都没有么?”

    这一刻,万籁俱寂,众人都将目光注于李绶武那张阡陌纵横、皱绞如织的麻子脸上,连李绶武身后三步开外的警卫、以及亭前丈许远处的四个不速之客都屛息静待,彷佛生怕发出些许声响,惊动了这位外号人称哑巢父的大老。

    李绶武不慌不忙地将放大镜收入怀中,又仔仔细细将手上那一层极薄的画纸连着对折了七次,折成一块钞票大小的纸方,也收进口袋里,这才向众人拱手揖了一圈,道:“万老刚才示意:画中究竟不必再议,我也祇好谨遵所嘱;此谜若要得一悬解,亦恐在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后。至于太初所说的么——唉!我非草木,怎么会不懂你老弟适才屡屡冲我抛眼风儿的意思呢?要我出头说几句,也非不可,祇不过我担心的,却正是借你老弟“杜”字门中的两句诗可以解释:它在“清秋燕子”与“同学少年”之间啊!”

    这一席话夹七缠八,说得外人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可是六位老者一转念便懂了。原来赵太初以遁甲盘解昼,看出八门之中的杜门凶兆,而李绶武却借了这个“杜”字,用以射“杜诗”,自然也就是杜甫的诗了。杜甫〈秋兴八首〉第三是这么写的:“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是以这“清秋燕子”和“同学少年”之间,所指的便是“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两句,这两句分别说的是汉元帝时匡衡数度上疏陈事遭贬迁、以及汉成帝时刘向上疏搭救房管而遭斥的典故;然而这祇是老杜原诗用事的意旨。在李绶武言下,抗疏遭谤而不为“上意”所喜祇是表面的意思,其实这话在另外一层上说的是匡衡凿壁引光的寻常典故。为什么要引这么一个通俗的轶闻来道出李绶武不肯表白的担忧呢?众人此时已然了悟:那是“隔墙有耳”的意思——换言之:李绶武信不过身后那名警卫,更不消说后来不请自到的四个人物了。

    可是,李绶武藉老杜诗句传递消息,于六位老者却能沟通无碍,这正是他用心良苦之所在。于是当即又朗声说道:“我眼力极坏,几乎已经是个睁眼瞎子了,若强要我说看出来些什么——恕我直言:这么粗枝大叶的一幅画,倒让我想起当年要去成都草堂村,在第四节车厢里遇见严老五的情景来。那天严老五就捧着一盆竹子,一数就四根。”

    说到这里,李绶武忽然打住,不再说下去了。众人顿时明白:他这还是在藉杜诗打哑谜。想这李绶武活了大半辈子,从未入川;哪里去过什么成都草堂村呢?他说的,分明是老杜〈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里的诗句。所谓“严老五”更无此人,所指即是唐肃宗宝应二年受封为郑国公的严武。因为这一部诗作共有五首,那么第四节车厢所暗示的应须是其中的第四首。接下来,盆中种了四根竹子,明白说的是该诗的第四句——非常骇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城邦暴力团简介 >城邦暴力团目录 > 第二章 竹林七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