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斯卡尔尔看着眼前的银框相片。年轻的军官羞赧地笑着。他没有一点地方像是帕斯卡尔尔儿时在漫画中看到的英勇游击队员,他很难想像他是怎么进去突击队的。也许——其实是一定——人不能只看外表。他必定是自愿进入突击队,符合选拔的条件,而且通过了想必极为苛刻的训练。

    “敬你一杯,孩子,”帕斯卡尔尔说。

    接下来几封是霍尔比夫人与各单位的通信,对象分别是战争部、红十字会、战坟委员会、西意大利的驻地美军、本地的国会议员以及一群个人与组织,显然霍尔比夫人是求助无门,想尽了办法寻子。她每封信都写得悲凄怆然,回信者的笔调则客气而官样。

    帕斯卡尔尔浏览着档案,偶然看见其中一份注明着“详见附件照片”,他循号码翻找到两堆资料,最后找出附件的相片。

    相片出自一九四五年的《摄影杂志》,内容是盟军驾车穿越佛罗伦斯市街,欣喜若狂的民众夹道欢迎。有人(应该是霍尔比夫人)在民众之中圈出了一张脸,相片拍得轮廓模糊,而且略嫌失焦。这男人心事重重却注意着四周动态,在欢呼的群众中显得突兀,但也有可能是光线、阴影、距离所造成的效果,而非他实际的心情。这人的脸形与比例,和银框相片的主角略有相似之处,很容易让爱子心切又不愿接受丧子之恸的夫人认为就是亚历山大·洛马斯·霍尔比。

    她也寄了几封信给《摄影杂志》的主编,信件转交给摄影记者。她也寄了几封信给佛罗伦斯的警方、军方以及政府单位。最后在一九四六年,她寄了几封信给意大利的几家大报,附上寻人启事,希望以英意双语刊登在人事广告版里。内容很简单,只是呼吁亚历山大或知道他下落的人出面与母亲联络,地址是英国中约克郡葛林岱村特洛伊庄园;联络者,必有重赏。

    最初几年的档案到此为止。即使契斯克瑞思律师没有解释,帕斯卡尔尔也大致能猜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到了一九四六年,原本还有一丝希望的山姆·霍尔比完全死了心,认定儿子已经归天了。妻子在绝望之中认为儿子还活着,他尽量包容,一直到妻子登了广告,引来了想领赏金的信件,其中多半是摆明了想骗钱的人——在他眼里也许没一个是真的。他终于再也受不了,对她大嚷“别再闹下去了!”由于丈夫的意志坚定,接下来十三年逼得她只好瞒着丈夫活动,直到丈夫最后过世,安然入土,压抑多年的寻子之心再度爆发,迫切之情更胜于从前,她也开始每年固定建立一份档案,又开始写信打听,而且也亲自去伦敦与意大利的相关单位拜访。她也聘请了英意两国的征信社。帕斯卡尔尔阅读了其中几份报告,征信社虽然找不到人,报告却写得详尽无比,最后断言这项任务可能不会有任何结果。

    事实就摆在眼前,霍尔比夫人却执意拒绝接受,这种行为既壮烈又疯癫。撇开《摄影杂志》的相片不谈,四十年来她没有收集到一丁点称得上是儿子生还的证据,除非把“灵异界”的报告归类为证据(霍尔比夫人确有此意)。这些报告指出,“另一边”完全没有他的迹象,但灵媒却清楚看得见有个长相非常相似的男人在橄榄园里干活儿。有些灵媒摇晃着链坠说,链坠每次都剧烈地晃向欧洲另一边的托斯卡尼。

    这时有人敲门,帕斯卡尔尔把他手里的档案放回原位,大喊“进来!”。

    凯依瑟·里斯特依契小姐端了茶盘进来,多放了几个烤松饼。帕斯卡尔尔不想吃也不想喝,但他猜出西摩尔的用意是为了支开凯依瑟·里斯特依契以免她在楼上碍事,所以帕斯卡尔尔亲切地谢谢她,而她主动沏茶、为松饼涂上厚厚一层牛油时,帕斯卡尔尔也不婉拒。

    他咀嚼着可口的松饼,嘴巴油腻腻的问:“凯依瑟·里斯特依契小姐,你有没有帮忙霍尔比夫人寻找儿子?”

    “直接帮忙的,只有打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儿戏简介 >儿戏目录 >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