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附录三 大街上拣回一个宝
    ——唐师曾一二

    新华社摄影部主任、中国照片档案馆馆长徐佑珠

    《人民摄影报》连续发表了唐师曾从海湾发来的文字和图片报道之后,《人民日报》2 月3日又在“每周文摘”版“摘”登了唐师曾的戎装照片。一名专事新闻报道的记者一时成 了新闻人物,他的像片被几家报纸转来摘去,这本身就极具新闻价值。

    “唐师曾是怎么来新华社的?”

    因为据《人民摄影报》介绍,唐师曾1983年从北大国际政治系毕业后,分配在中国政 法大学教书,所以人们有这样的疑问。

    “从大街上拣的。”

    这回答不完全是玩笑。1986年冬天,一位在新华社工作的北大毕业生走进我的办公 室,引荐一位想当摄影记者的校友。没待我开口,这校友便虔诚地捧过一本贴了他几十张见 报照片的大本子,证明自己在新闻摄影方面的建树。我接过来翻了翻,未见佳品,随即就递 还给他。也许是我漫不经心的态度伤了他的自尊心,他顿时涨红了脸,急切地介绍自己如何 爱好新闻摄影,说如果让他当新华社记者,他一定像卡帕那样玩命地干活,而且什么要求都 没有,除了两台莱卡或尼康……

    “来了就想当记者?还要两台相机?”

    “一台也行。”

    “一台也没有,也不能来了就当记者。如果新华社要你,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

    “哦,不给相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他深思了片刻,“行,只要让我来新华社。”

    他从我办公室出去后,走廊上满打招呼。奇怪,摄影部怎么这么多他的熟人?一问,有 个把是校友,多数都是大街上采访时认识的。小伙子们说,到哪儿都有他,这人一见背相机 的就亲,见面熟,又挺谦虚,所以对他都挺有好感,听说他想来新华社,都帮他说好话。

    政法大学也愿意成全他,尽管舍不得放走了一位好教员,但他实在太迷照相,留不住。

    几个月后,他如愿以偿。那些在大街上认识他的“老新华”逗他说是拣来的。

    只看照片未谋其面的人可能以为唐师曾很魁梧,其实这个形容词对他不合适。他虽说是 1米83的个头,但有些罗锅,不着意挺起胸脯,得减去三厘米,身材偏细长。一张清秀白 净的脸上架副近视眼镜,摘掉钢盔,一副书生气概。可在我们摄影部,谁要把“书生“这个 概念和唐师曾的形象联在一起,一定是他的大脑软件出了毛病。有谁见过唐师曾稳稳当档地 走路、按台阶爬楼呢?他什么时候都是急匆匆的,仿佛屁股后面永远跟着追兵。

    “下雨啦!”刚来的那年夏天,一个下午,他冲进一间又一间办公室,兴奋地大叫。

    下雨谁看不见?下雨有什么可激动的?一位小姑娘被他叫得心烦,骂他“神经病”!

    他生气地嘟哝:久旱下雨,就是新闻……转身背起相机冲向大雨滂沦的大街小巷。晚上 回来,浑身湿透,却眉飞色舞,捧给编辑一摞千姿百态的雨中人物照片,连骂他神经病的小 姑娘也高兴地夸他“唐老鸭真聪明”。一组《雨中曲》专题照片发到香港,大受报纸欢迎。

    这以后,他仍然经常犯“神经病”,又经常在挨骂之后得到夸奖。

    他拍的照片越来越多,他的要求也随之多了起来。两台尼康已经不在话下,他还要BP 机,要无线电话,要汽车,车上还要有麦考尔用的那种警灯,遇到紧急情况,能像麦考尔那 样,把警灯往车顶上一放,红光闪烁,警笛长鸣,通行无阻。这过程中,又不知多少次挨 骂。但他坚持,今天要,明天要,向主任要,向社长要,一遍一遍地向上司宣传,这些东西 都是记者必备的。他的要求终于被理解,除了麦考尔的警灯没指望,专用汽车在国内暂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从战场归来简介 >我从战场归来目录 > 附录三 大街上拣回一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