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往高处走,但,高处不胜寒
会长。孙中山在日本搞兴中会时想拉拢他,杨度坦率地告诉他:quot;我们政见不同,只能作朋友,不能共谋大计。quot;后来,他办了一张报纸,叫《中国新报》,自称以富圈强兵为日的,不一#张革命反清,也不主张立宪保皇,要拉一种第三派势力。幻想中国会在有朝一出奇人,立大业、成帝王,他要扶持那样的人,将来以布衣而求将相。杨度太天真了,他的美梦渐渐破灭了,他也渐渐贴向官僚。
杨度拜见过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拜见过两江总督端方。此前五大臣出访时,五人中便有端方,杨度写出的那三篇报告,该算是端方所指。据说,当时端方还建议他quot;回国主办政治学堂quot;。不想,那政治学堂不曾办起,他竟成了朝廷立宪编查馆的四品提调。想清高并未清高得了,想树一支第三势力也未树起,最终还是贴上了朝廷。
杨度既然也是个俗人,俗人想的事他自然也会想。人官场了,得通达官场的行道,他便想找个靠山,以便道路通达。找谁呢?端方不行,他还在外任,张之洞人了军机,此人到是可以选作对象。、 就在杨度想再投张之洞门下时,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匆匆走上门来。
袁克定在杨度对面坐下之后,先代表老爹向他说了一串早已编好的、甚表赞赏的言语,然后说:quot;杨先生虽远离官场,但杨先生对国事的见解,家父常常赞不绝口,久有相识之意,只是无缘。今日杨先生就任宪政大事,家父十分高兴,故派克定先来问候,有方便日,自当请先生光临寒舍与家父畅叙。quot;
杨度跟袁世凯并无交往,但对袁世凯其人却不欣赏。他认为袁世凯不是科班人物,心中无知识,只凭机遇和权术上攀。但是,就凭他这样一个人物,能够连连高升,且军权势大,如今又人了军机,成了国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也得算他能耐。袁克定跨进门的时候,杨度就在quot;掂量quot;袁世凯这个人,他虽一时尚难知他的斤两,但是,他业经敬服他的立身,敬服他的仕途通畅。再听了袁克定一片奉承,又见人家如此身份能够如此礼贤下士,心里早已甜滋滋、乐融融了。再细想想,他原想投靠的张之洞,此人虽德望不一般,但毕竟年老体弱,龙钟老态了,再加上几年并未展示多大的雄心和才华,充其量,算个吃老本的人。相比之下,无论力强年富还是雄心抱负,自然都差袁世凯几筹,他终于改了主意,说quot;承蒙宫保厚爱,皙子(杨度字)万分感激。宫保的为人为官,皙子早已倾心敬服,此番任职宪政,便想待稍事安顿,即到宫保大人府上去请教。不想,大公子先临舍下,皙子不日即登府求教。今后事无巨细,皙子一切听从宫保,还请官保大人多多提协。quot;
袁克定见谈话投机,见地相一,也就不免多说了几句,然后告辞--就这么一趟,袁世凯圈里又添了一位干将,不仅在目下成了袁的得力助手,且日后更是大展宏图,成了袁世凯想当皇帝的quot;筹安六君子quot;之首,为袁氏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成了袁家天下quot;十三太保quot;之骨干。此是后话,暂不提。
立宪、立宪,在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主宰者和他们的权臣面前,倒是成厂一件quot;怪物quot;:皇室及他们的王公贵胄,是想着借立宪之名,苟廷残喘,维持权势;贵胄中的失宠派,便想通过立宪,以便抓权,大臣中的某些要人,也都是想借此机会捞取更大的权力。
入了军机的袁世凯对于立宪事,仿佛比别人用的心思都多。他想通过立宪捞更多的权。可是,他却又觉得果真立宪了。皇权削弱了,他仿佛要倒霉似的。前天,儿子向他回报了拜见杨度的情况,他很高兴,在他准备接见杨度的时候,他又获得了一个十分可怕消息--
袁克定说完了杨度的事之后,又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