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追封的发妻
然,尽管她早已死去,这件事仍然与她直接发生了关系:改葬。
按照历代封建皇朝的惯例,道光帝在即位以后就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他委派庄亲王绵课为首,领着大学士戴均元、尚书英和,还有风水师宋泗、穆克登额、牛坤等人,浩浩荡荡地奔赴东陵,在宝华峪选中了一块“吉壤”,决定兴建帝陵。工程于公元1821年十月初十卯时正式开工。据说在开工后,风水师宋泗认为地宫穴位应做变更。然而经办大臣们深知道光帝力求节俭,为选穴已经费了不少银子,若是重移改图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定会惹得皇帝不快。由于皇帝几乎将大臣们是否节俭视为最主要的才干度量衡,因此没有谁愿意去触这个霉头请皇帝重选。最后众人只是将穴位往前移了五丈而已。在修建时果然发生渗水现象,英和仍然不予上报,而是为求省俭,又命工匠筑土拦水,只图表面光鲜,能蒙过皇帝验收就成。
帝陵的修建花了六年时光,终于在道光七年(公元1827)九月二十二日告峻。道光帝非常高兴,专程前往宝华峪查勘。对于风水土质及建筑质量这些个东东,皇帝纯粹是个看热闹的门外汉,是很容易被监工大臣蒙混过关的。可想而知,他对于这项花费俭省的工程非常满意,对建陵众臣一一论功行赏,就连戴均元在继位问题上立场不坚定的表现都既往不咎了。
陵墓建成的当月,道光帝便下令将“孝穆皇后”钮祜禄氏的棺木由原葬处迁往自己的帝陵地宫。迁葬仪式搞得也十分隆重,主祭的是道光帝的庶长子、也是当时道光帝唯一的儿子奕纬。虽然奕纬出生时钮祜禄氏早已去世,但在名份上,她仍然是奕纬的嫡母。
隆重的仪式后,钮祜禄氏原本栖身的棺材变成了皇后规格的“梓宫”并被运往宝华峪帝陵。正式下葬前,道光帝念及一十二载夫妻情份,还专程亲至棺前奠酒,给“孝穆皇后”的葬礼更添了几分风光。
不曾想,孝穆皇后入葬帝陵才刚一年,意外就发生了。
道光八年(公元1828)九月,道光帝出京谒陵,顺路到自己的陵墓去“观光”,一观之后,道光帝大惊失色:本应该干爽的地宫一直都在渗水,短短一年功夫竟积成了一个水潭,深度将近两尺,已经漫过了“宝床”(放置棺木的石台)。一眼望去,“孝穆皇后”的棺木竟恍如水中孤舟,再一细瞧,棺材足有两寸浸在水里,霉湿不成样子。
看见这个场面,道光帝怒不可遏,一面下令将孝穆的棺木从地宫起出,移到陵寝的地面殿宇里安放,自己又亲至棺前奠酒致歉;一面斥骂筑陵大臣“丧尽天良”,下旨严办:庄亲王绵课已病故,父债子还,四个儿子一律革职;戴均元撤职下狱,其子降职;英和也撤职下狱。本来按道光帝的怒火,英和是要被处斩的,总算皇太后看不过意,劝道光帝不要太下重手,英和才逃得一条性命,改判为和儿子一起发配黑龙江服苦役。
处分之后,道光帝又想起了自己修陵的花销,不禁肉痛起来。于是他又下令相关责任人等必须赔付。于是又抄家封产地办了一通,最后拢共收回了约三十万两银子,这才觉得心气稍顺。
道光帝经此一刺激之后,也没了在清东陵继续选址的想法。他随后改弦易辙到易县的清西陵重新选择葬地。陵址最后选定在龙泉峪,道光帝还亲自为自己的陵墓起名为“慕陵”。慕陵建成后,旻宁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6)十二月将结发妻子的棺木再次安葬其中。
经过如是折腾之后,孝穆皇后钮祜禄氏才算是真正入土为安了。算起来这时距她辞世已将近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