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致命内伤:中国经济太实在
品设计”有关联,单靠产品设计是打造不出品牌的,品牌打造是一个综合性的庞大工程。所以说,“6”是果,而不是因,把大学生就业难归根于“6”本身是值得商榷的。
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是治本之策
“6+1”理论除了肤浅之外,还在于片面,仅仅设计了产业领域的大学生就业,而实际上,政府部门也是吸收大学生就业的关键领域,政府对大学生的需求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维持日常运作,二是开发公共产品(包括国防产品与技术研发、制度设计、法律建设、经济政策研究,等等)。大量的大学生是直接进入政府工作或者为政府打工的,国家战略和方针政策也就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我想综合考察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但政治层面只一笔带过:
其一,国家战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低技术发展战略,国家对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投资严重不足,这一领域恰好是需要大学生来完成的。
其二,法制化进程。
我国的法制化进程障碍相当大,行政力量依然非常强大,法律“说话”不算,这就导致法律人才的需求大打折扣,如果我们能像美国那样,每一个人都聘请为自己长期服务的私人律师,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将大大增加(增加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甚至不够用了,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就会转学法律类。
其三,其他一些短期政府政策。
我们回到经济层面作为探讨的重点,毕竟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
从经济角度看,只有两类产业是“大学生密集型产业”,这就是高技术产业和“虚”的产业,大学生就业难就在于缺少这两种“大学生密集型产业”,而不在于什么“6+1”理论。
从高技术产业看,我们的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汽车工业、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没有一个能在世界上占据重要位置,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量太小,自然就无法吸收更多的大学生来生产、研发产品。
在这些方面,中国哪怕能在一个领域占据世界市场的较大份额,就能让理工科大学生就业大大改观,韩国都能创造出现代这样的世界品牌,难道中国举全国之力就不能做出一个来吗?
从“虚”的产业看,我们几乎不拥有世界级的品牌,没有一个奢侈品牌;我们的明星娱乐产业冲不出华人圈;我们的金融业非但不能剥削别人,反而成为国际游资席卷我国财富的工具,所谓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也主要靠大陆支撑着。
虚的产业无一例外都是大学生密集型产业。
如果我们有世界级的品牌,我们就可以虚拟化经营,让印度的廉价劳动力为我们生产物质产品,我们只须雇用大量大学生进行技术研发、外观设计、广告宣传(明星代言),须知,韩国三星手机仅仅外观设计团队就聘请了500多名艺术类的大学生,软件和硬件等技术类的大学生更是数量巨大。
如果我们有真正的世界级的金融服务业,我们经济类的毕业生就不必挤破脑袋去外国的投行,我们自己就能消化掉这些毕业生。
如果我们有能走出国门的明星娱乐业,我们就需要大量的文科大学生进行编剧、摄像、表演、导演、营销、宣传、策划,等等,事实是,我们连“韩流”都抵挡不住。我们所谓的去了好莱坞发展的导演和演员,只不过是出口转内销而已,他们只是充当了美国人占领中国市场的好工具。我们的娱乐明星如果只能在华人圈里折腾,那么所能吸纳大学生的数量是相当有限的。
如果我们能有在世界范围内或者至少在亚洲范围内大行于世的软件、网游产品,我们就可以吸收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软件开发和产品生产。事实上,我们的网游市场被韩国人占据了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