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话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乱世红颜的援琴鼓瑟
于自己的独立性,有机会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融入中华文明——用你们的话说,是‘归化’。拿蔡琰来说,她被匈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贤王从俘虏中挑出来做阏氏,肯定不是因为美色,而是基于对这个女人所代表的先进文明的认可与敬慕。”

    “哼,这种敬慕的方式也……”

    “陈寿啊……”赵直仰起头,这使他的视野更辽远,“‘世界’比通常所言的‘天下’大得多,极西和极东都有更开阔的空间,大秦、波斯都有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化、技术、信仰……无论发展程度如何,他们与华夏文明是完全平行的。那些人可不像周边‘异族’,对中华文明有着基于认可的敬畏。有朝一日,这两类根本没有从属关系的文化发生冲突,那才是真正的异族入侵。现在么,还谈不上呢。”很少见到赵直这么认真、长篇大论地说事,定下心来揣摩,不得不佩服其见地,这的确是是生不过百年、行不过万里的普通人很少能触及到的广袤境地。

    “人人都知道黄帝吞并了其他两个部族才造就了华夏的雏形,如今人们也把被吞灭的炎帝和蚩尤认可为民族的祖先。加以类比的话,虽然天下三分数十年,可人人相信三分必将一统,无论胜利者为谁,史家都终将认可魏、汉、吴是属于‘中华’的王朝。倘若人们有胸襟、有气魄,再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或许就能认同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正是不同民族、势力在纷争与合作中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里有分化、有倒退,然而最终的主流必然是融合与进步。毕竟,无论汉、匈奴、氐、羌、越、南蛮……我们,”他用上了介入其中的“我们”一词,而非置身事外的“你们”或“人们”,“……服膺于同一面名为‘中华’的旗帜。”

    “……你可能是正确的。”我用了好一阵子来理解赵直对文明前进之轨迹的俯瞰与推断,“只是我觉得你忽视了一点。”

    “什么?”

    “代价。”

    融合所要付出的代价。

    我说:“站在今日看往事,曾经死斗的黄帝和蚩尤的确都是中华的祖先,战争中的死伤正是民族融合时必须付出的代价;匈奴与汉似乎也正逐渐走上融合之路,若干年后,汉、匈共同的后代或许也会这么看今天战争的受害者。可是……”我一字一顿道,“没有任何人生来就有义务成为这种代价。作为个体,保卫生命、家庭、田园,是天经地义之事。绝无道理为了百十年后可能融为一体的民族放弃眼下的一切,要知道,现下,他们是敌人。无论怎么看待‘历史’与‘未来’,在‘现世’,人人皆有立场与相应的责任。为了可能出现的未来而背弃所立足的立场与责任,这是——借口;拿这当借口的人,必然要被唾弃!所以无论多少年,无论国家与民族变成什么样子,守民护土的李广将军这一类人,都是大英雄。”

    “你直接说在任何一个‘当代’,民族间的仇恨和猜疑都在所难免,融合与前进之路必然血腥就好了。”赵直苦笑。

    “……也不一定。也许还有另一条合作之路。”我微微提高调子,“譬如丞相对南中的政策,他深入不毛,多次擒拿反叛的蛮夷首领又多次释放他们。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拥有绝对武力优势的汉国要对不服王化的叛党采取攻心与怀柔之道,那是因为,丞相没有把他们看成是掠夺对象或者需要防范的异类,他想要尽量将其视为自己的子民。只是,这种融合很大程度上是被丞相的个人魅力维持着的,他过世之后,南中又开始了叛乱。归根结底,争斗原因是资源不足与不平衡,这个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民族间的不和睦就会多存在一天。不过……”我不负责任地补充了一句,“这与史家与妖人可没什么关系了。”

    “智慧、品格、节义、理想,乃至民族、文化、战争……哗!本来只想与你扯扯女人的,聊着聊着你这史家竟能掰弄到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时代人生之三国启示录简介 >时代人生之三国启示录目录 > 第七话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乱世红颜的援琴鼓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