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话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烈烈战火成就的功名
铿锵有力的回答。写史的人,不觉得此时的伯言有点像孔明吗?”
无论多不愿意还是要承认多少有点相像,估计这便是强者的类似之处:内心生长着骄傲的信心,能够准确地认知自我、把握与运用其强力,事实是这封回信所塑造的陆逊,比我熟知的诸葛丞相更加锋芒毕露,尽管细细咂摸,还是能咂摸出锐利之后的温和:整齐的句式、平静的口吻。
反思一场失败的战争时人们总乐于把责任推加到某一个人身上,哪怕他贵为九五至尊,亦好过承认整个国家做出了一次错误判断。所以在我接触到的议论里,多数人声称昭烈皇帝是在盛怒之下发动对吴作战的。《孙子兵法》写道:“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人们说先帝与关羽将军情同手足,他的心智被关将军的死讯搅乱了,就算诸葛丞相与赵云将军也没法劝说他改变主意,于是赵云被撇除在主力军以外,而丞相在目送大军浩浩荡荡出征时发出一声无奈的长叹,以及——战败之后,他仰面悲道:“倘若法孝直在,一定能阻止主上东征,就算出兵,亦不会遭遇如此败绩。”这种说法,在抢救与维护了两个人:诸葛丞相与赵子龙的睿智之时,也证实着国家始终知性的一面,对汉国人来说,较为容易接受。身为史家的我却需要努力注意历史更客观、往往也更冷酷的一面,虽然探究的起点时常是臆测,却不能把臆测:尤其是一厢情愿的臆测作为根据,留入汗青,我得忍痛擦去淋漓的血色,收拾尸身,发现其本来面目,为死亡立起一座座墓碑。
“出征”的决定不是冒冒失失在缺乏理性参与的情况下做出的,要知道那时距荆州之失、关羽之死已过去了一年多。这一年里发生了许多更紧要的事:曹丕代汉、先帝建国……我相信在经历这些事时,无论执政者之前的私人情感是怎样悲痛,他都有充分的时间从私情里跃然而出,做一个较客观的判断。尽管直至大军发动的那一刻,朝里仍流传着窃窃反对的声音,可“出征”毕竟是大多数人达成的共识。“赵将军的反对态度十分坚定,这我知道。”赵云在朝议时当众指出国贼是曹丕而不是孙权,倘若讨伐曹丕,天下都会响应,可与江东开战,政治上没有光明正大的旗号,战争之轮一旦转动便难以片刻停息,是以不该舍曹魏而向东吴,不该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一场不占政治优势的客场作战。我转而问赵直,“可是,丞相呢?丞相在战前说了什么话没有?”
“没有。”不料他回答得这般干脆。
“……怎么会?”
“怎么不会?”赵直笑道,“莫忘记孔明不是诸葛家的独子。”提醒虽然有点迂回,我毕竟还是惊觉般想到:诸葛瑾!丞相嫡亲的兄长诸葛瑾正在江东为官,他曾参与荆州之战,因功被封为宣城侯。战后不久,吕蒙亡故,绥南将军诸葛瑾代替其职,领南郡太守,屯扎公安!
“避嫌?”
“岂能不避?”
“可是,”我坚持道,“倘若丞相认为征吴是错误的,怎能为了避嫌而置数万士卒性命于不顾?听任先主亲履险地而不顾?!”至少,这种“瞻前顾后”的姿态,不像我所知的诸葛丞相。
“我想……”赵直沉吟,“他不认为东征完全不可行。有一点你说对了,陈寿,那便是孔明实在不希望昭烈皇帝御驾亲征,然而这不是他能阻拦的,尤其在张飞被暗杀、杀戮者又带着他的首级奔亡江东后。再说,放眼蜀汉,一时也找不到比昭烈更合适的能主持这一场大战的将领。写史的人,你想想便知,孔明如何甘心放弃荆州?既然东吴可以将它夺去,蜀汉自然也有望将它夺回。他热望着胜利、热望着捷报,倘若说担心的话……那时孔明最担心的恐怕不是战败,而是昭烈在节节顺利的情况下不知节制、不知何时应该把重心从战争手段转移到外交手段上去:在重新占有荆州的情况下与江东重新结盟,依我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