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文斗
谪官桂阳州判官的时候,顾宪成以柳宗元、苏轼、庄昶这三位先贤都曾谪居桂阳,而自己的道德学问有待于向先贤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却一样的被贬谪来到桂阳,因此把自己的居处取名为“愧轩”,以时时提醒自己要更努力的进德修业,而不要以际遇不如意来影响自己的心情和所立下的志向、抱负与理想。
因此,他在这样的心情下,观察力和思考力都比以前更加的敏锐、成熟,上至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学术思想,下至民风习俗,百姓心态,他都冷静、仔细的考察了一番,并且思考了许许多多改善的办法……
但是,等到他被调回京中任官以后,他才体悟到自己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这些深思后的心得,在目前混乱的局面中,根本没有机会发挥;一切都只能存在于他的脑海中,都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回京后,他出任的职务是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除了在“三王并封”的事件上发挥过一点极力争取的作用之外,就再也得不到什么机会可以施展抱负的。
然而他既不灰心,也不失望,抱定了“尽力而为”的原则,再怎么没有机会也要努力争取;努力之后还是争取不到的话,也仍不放弃,心中的炽热更不曾因此而消减。
这种“执着”的精神成为支撑他的意志的最大的力量,也慢慢的感动了身边的一些朋友,渐渐的因为敬仰他的精神而和他走得近,终而逐一的受到了他的影响和感召——回京后,他的学生高攀龙因为丁忧回乡去了,而弟弟允成则在几番波折之后回到了京里,出任礼部主事;聚拢来的几个谈得来的朋友则有吏部考功郎中赵南星、吏科都给事中史孟麟、礼部仪制郎中于孔兼、员外郎陈泰来、邱部主事吴炯以及他少年时代的好友、受业师薛方山的孙子薛敷教等人;几个人年龄相若又志同道合,便常聚在一起砌磋学问,谈论时事。
这一天,几个人又聚在一起了;但是,这一次聚会的目的却不是砌磋学问、谈论时事了。
聚会的发起人是赵南星——他是高邑人,字梦白,万历二年的进士,为人正直敢言;前几年他出任吏部文选员外郎的时候,就因为朝政混乱而仗义执言,向万历皇帝上了一道“陈天下四大害”疏;疏中直言忌妒户部尚书宋纁声望的吴时来等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排挤宋纁,忌妒南京礼部侍郎赵用贤的黄洪宪等人更阴谗赵用贤,并且畅言全国的政治出现了干进、倾危、州县、乡官四害,不大力袪除的话,乱象难以平息。但是,这道疏一上,非但万历皇帝没有能够接受他的意见,大力整饬吏治,反而引起了朝中的奸佞小人群起而攻,虽有几个知交的朋友与他并肩作战,对付群小,但毕竟弄得身心疲累不堪,只好告病归乡。
起复后,他任吏部考功郎中,个性和处世的原则都没有改变,耿介正直如故。这一次的聚会,他主要的目的是要与朋友们商议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那就是今年的“京察”——六年一度的京察又来到了,而他所出任的吏部考功郎中正是负责这个考核官员的政绩、品性的职位之一。
客人们就坐以后,赵南星开门见山的发言:“小弟一向以为,当今的政风败坏、吏治不清,原因固然甚多,监察制度的沦为政争的工具,尤其是其中的一项;负责监察的官员遇所亲则包庇循私,遇所恶则利用制度排挤陷害,因此弄得君子去位,小人当政,是非不清,黑白不分;今天小弟因职责所司,忝司‘京察’之任,虽然官卑职小,却也要竭尽全力,厘清吏治,以昭黑白——”
他这番话,顾宪成一听就激起了满怀的感触;对这些话,他不但有同感,更因为曾涉身于六年前的“京察纠纷”中而体会得比别人更深刻,因此,他率先发言:“我辈读书人,既然在朝为官,就当为国为民,竭智尽忠——吏治不清,确是当今大币之一;梦白兄职责所在,自应不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