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内操
王在晋茅塞顿开,再三称谢之后,放弃原订计划,与他商议固守山海关的事宜来。
最后,两人决定:“用重兵驻守山海关,并在山海关外八里铺筑重关,用四万人马来防守,层层环护;这样,可挡后金南侵!”
两人都认为,这是上上之策了——既然能保京师,更能保住自己的前途!
却没想到,得计后的王在晋正准备将这计划奏报朝廷,他的几名部属已经提出了强烈的反对。
方由兵部职方主事擢升宁前兵备佥事的袁崇焕、任赞画经略军前的孙元化都是很有胆略、见识的人,认为在八里铺筑城根本是个“下下之策”——几个年轻气盛,一心想有作为的人,思考的重点整个放在国防与战略上,而不是只求保住自己官位的“做官学”上,也体会不到王在晋的心情与用意,于是,意见不合,冲突发生。
偏偏,袁崇焕又是个个性独特的人,在与王在晋力争不得之后,他索性越级陈言,致书上告内阁首辅叶向高。
书信的内容中不但详细的分析守八里铺的错误,也提出了在宁远筑城、坚守宁远的意见,并且非常诚恳的要求,自己愿到宁远,担任第一线的守备工作,扼止努尔哈赤的南侵……
叶向高接到信后,召开会议讨论这件事;这封信立刻在朝中掀起一阵旋风。
已因才刚就任兵部职方主事时就私下单骑出关了解情势,回来后放言:“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人守辽东就足够了!”以及到辽东就任后,奉命到前屯安置流离失所的辽东百姓,而夜行于荆棘虎豹中,至四鼓入城而引来众人的惊讶、敬佩的袁崇焕再一次的名震群臣,而这“越级上告”的事也奏效了。
会议中,叶向高固然因为自己未曾亲临辽东,不熟悉辽东的情势,而对这两种不同的战略无法作出选择;但,勇于任事的孙承宗却决定亲自到辽东走一趟,实地考察情势,再决定战略。
几天后,被加以“太子太保”衔、赐蟒玉、银币的孙承宗快马加鞭的到达了辽东;辽东的情况于是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孙承宗的人品、道德、见识、用心都不是王在晋、王象乾者流的等级,所思所想、所作的决定当然也就大不相同了——在经过一番仔细的察考省思之后,他决定采用袁崇焕的意见。
回到北京后,他直接向天启皇帝进言,重新部署辽东的战备,天启皇帝当然全部听从他的意见。
命令很快的发了下去:王在晋以不足担当重任而改任南京兵部尚书闲差,八里铺筑城的计划不必再议,袁崇焕则受到重用,负责积极进行守宁远的计划。
不久,因为朝中没有适当的人可以担任辽东经略的职务,孙承宗便自请到辽东督师,并且任命阎鸣泰为辽东巡抚。
八月里,孙承宗到任,随即调整辽东的人事,校阅兵马,汰弱留强后重编队伍,严加训练,并且筑营舍、建炮台,派出袁崇焕亲自招抚流民、安顿百姓……
他不眠不休、夙夜匪懈,同时也将一个信念深深的植入每一个部属、将领、士卒们的心中:“我等誓死阻遏努尔哈赤南侵——”
而努尔哈赤却在入秋以后受到了一个新的打击——与他同龄的安费扬古病逝了。
他悲伤不已,好几天都不肯开口说话;但是,到了第十天,却主动的派人找了皇太极来说话;而一开口就对皇太极说:“我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帮手渐渐的少了,许多事,都要尽快的完成才是!”
但,年轻的皇太极体会不出他的心情,还以为是他对许多正在进行中的事的进度不满意,立刻俯首认错:“父汗责怪,孩儿督促诸事不力,愿领责罚!”
努尔哈赤叹了一口气说:“这事怪你不得!”
但,皇太极心中的警惕却没有消失,一面恭敬的陪侍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