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中条山会战
即收到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的电话:“本部已派兵2团,在五福涧以北高地占领桥头堡阵地,并征集渡船10余只。不得已时,各军应逐次南移,在五福涧渡河。”但日军独立混成第16旅团的先头部队已于9日晨进至五福涧,由河南岸派来之第14军第85师的2个团,与日军激战至10日晨,被迫退回河南岸。此时,退守台寨附近的第80军已与日军苦战2日,新编第27师师长王竣、副师长梁希贤、参谋长陈文祀等,均已壮烈牺牲。第80军残部于11日夜渡至黄河以南。至此,第6集团军已被完全包围,南渡黄河的迟路亦被切断,陷于苦战之中,处境危殆。于是以团为单位,多路向北、西方向敌后突围,第3军军长唐淮源因无法突出,于12日自杀,其第12师师长寸性奇于15日阵亡。第98军于15日向北突围至太岳区。曾万钟率第3、第17军及第94师残部,陆续通过日军封锁线,西渡汾河、黄河,辗转到达洛阳、新安一带。
东部方面,5月7日晚,日军第21师团及第35师团(配属骑兵第4旅团),分别由沁阳、温县地区向防守东方正面的第9军进攻,激战至8日8时,日军第35师团突破第54师阵地占领孟县,尔后,与第21师团合击济源。当夜,日军攻占济源。第9军退守封门口既设阵地,留一部在大岭头侧击敌人。由于西路日军第41师团已于8日晚攻占垣曲,独立混成第16旅一部继续沿黄河北岸东进。卫立煌因河防空虚,急令第9军主力由关阳渡口撤至黄河南岸担任河防,留一部兵力迟滞日军,掩护第14集团军的后方。10日拂晓,第9军直属部队及第54师开始渡河。由于日军飞机不断轰炸渡口及船只,第54师伤亡颇大,且只能乘日机轰炸的间隙抢渡,所以直至当夜,军直属部队及第54师方渡过黄河。11日,日军猛攻第47军阵地,渡口、船只已全被炸毁,第47师及新编第24师无法渡河,不得己退至王屋、邵原公路以北,进行游击,并与第14集团军取得联系。
当日,日军西路的独立混成第16旅团与东路的第35师团在邵原会合。至此,第14集团军的南部后方,全部被日军遮断,黄河渡口亦被日军封锁。在第14集团军北方正面的日军33师团,5月7日晚,由阳董封向第98军阵地进攻。10日,日军由董封突破阵地,进至煤坪。该军转移至横河镇东南地区。此时,左邻第5集团军己陷于混战。卫立煌电话指示,令“14集团军主力向沁水、翼城公路以北转移,就地补给,另整态势”。刘茂恩遂令第15、第98军准备北进,令第43军在同善镇、灵官庙之线拒止北上日军,另令在太岳山区的第93军南下接应。12日夜开始北进,但被日军阻止,折还横河镇一带,仅有2个师于13日到达沁水以北地区,其余被阻于中条山区内。14日以后,日军一面封锁黄河各渡口,一面继续围攻山区内的中国军队。山区内的各部队损失甚巨,乃化整为零,分头突围,向太岳、吕梁山区及黄河南岸转移。至28日,战况趋于沉寂,中条山会战结束。
此次会战,日军仅伤亡4000人左右,而第一战区则伤亡42万余人、被俘3.5万余人。
5月28日,蒋介石在会战结束的当天检讨作战失败时说:这是“抗战史中最大的耻辱”。导致惨败的原因,除兵力薄弱、装备劣势外,高级将领指挥失当、准备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中条山区东西长约170公里,而纵深不过50公里,背水为阵,而后方“各渡口生死攸关之桥头堡毫不注重而且未闻有何工事”,“中条山山地险要,各部与敌对阵将近3年,而并未积极加强阵地工事构筑”。直至日军即将开始进攻之5月初,中条山内各军、师均无战备存粮,以致战斗开始几天,即告断炊。5月7日会战开始,5月11日,第14集团军总司令刘茂恩就向蒋介石致电说:山区“苦无存